A股三大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收盘上涨1.05%,收报3494.63点;深证成指上涨0.77%,收报14941.44点;创业板指下跌0.98%,收报3456.75点。两市成交额达到1.25万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涨,食品饮料板块大涨,酿酒、保险、家电等板块涨幅居前。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44.66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表示,近期成长制造板块剧烈波动明显增多,风格平衡的过程已经开启,过度解读政策并传播焦虑的问题正在被纠偏,市场也已经充分反映了经济预期的下修,预计8月风格平衡的过程将持续,不过风格的切换可能在三季度末才会发生。首先,成长制造板块持仓拥挤,板块内部分歧也在加大,消费医药类基金资金流出压力缓解,下周新能源板块内部存在较大分流压力,板块层面呈现此消彼长态势,指数层面也显示极端分化有所缓解。其次,近期市场焦虑犹存,片面的评判行业和影射政策已经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而国家的产业政策目标和路径明晰,错误夸大或引导政策认知的行为正在被纠偏。最后,尽管7月经济、金融数据预计将有所转弱,但投资者的中、微观感知领先于经济数据变化,市场已提前反映经济偏弱预期,不过未来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企稳都需要时间,风格的均衡转向风格的切换尚需时间。中信证券认为市场风格平衡的过程已经在发生,建议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保持均衡配置,在成长板块里从高位赛道转向相对低位的赛道,并且逐步布局部分高景气的消费和医药细分行业。
海通证券认为,今年宏观背景类似10年,上半年政策紧基本面数据弱于预期,下半年政策松,基本面数据望好于预期。今年行情节奏也类似10年,先抑后扬,上半场结构性机会,下半场市场望回暖,机会扩散。高景气的智能制造望维持强势,中下游传统制造业也有望将修复。
华泰证券指出,6月以来推高赛道股(电动车、光伏、半导体等产业链)的5点因素(即期基本面、相对基本面、国内贴现率、海外贴现率、产业政策溢价)已充分反映、短期内或难再超预期,建议平衡组合,在“电力相关”的制造业+资源品+运营商中(也即成长型周期股+稀缺产能中),更多移至资源品(铜、铝、稀土、煤炭)和电力运营商。另外,相对低位的板块中,关注绝对收益价值凸显的上证50、供需逻辑环比改善的新基建(通信设备、工业互联、特高压、风电链等)、有产业资本增持的地产龙头。
方正证券表示,成长行情见顶往往伴随着微观交易结构的恶化,体现在换手率、成交额占比快速攀升。但历次行情期间局部交易的拥挤往往多次出现,很难仅依靠微观交易结构的拥挤就判断成长行情是否见顶。“经济不弱+政策不紧”的组合为后续成长风格持续演绎奠定宏观基础,叠加产业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当前成长板块基本面支撑依旧保持强劲,行情仍将延续。当前部分热门赛道微观交易结构恶化迹象已经显现,换手率与成交金额占比越过之前高点后值得警惕,但短期的交易拥挤难以改变成长板块的趋势向上,阶段性调整后反而是布局良机。后续市场仍大概率继续拥抱科技成长,建议围绕高景气、高成长布局,重点关注新能源、医药生物、半导体、军工等。
开源证券认为,当下的指标体系并不能指示“骑乘泡沫”必然失败,也无法对于热门赛道短期还剩最后的铜板还是黄金做精准预判。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预期修复+能源转型开始正在传统行业中形成共振,这成为解决当下部分投资者“是否应该离场”问题最优的答案,这将是当下这个高度不确定性市场中,可以预见的那个局部。当下占优的组合是:有色(铝、铜)、化工(化纤、纯碱)、钢铁、煤炭、券商、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