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亳州 > 正文

回收有害垃圾 践行绿色发展

2021-09-06 17:36:2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汗青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马荣振) 2017年以来,亳州市在全市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及农膜等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与成效有:

坚持新发展理念

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账,而且要逐步还旧帐,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田间地头丢弃的农药瓶、农药袋、农膜,不仅残留农药造成直接污染,而且难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亳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这方面的任务要求更显迫切。

2017年,亳州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把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列为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在全市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及农膜等有毒有害垃圾实行政府有偿回收,覆盖所有村庄,全面科学处置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市财政资金列支1200万元用于工作启动。亳州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侧面证明了农业种植农药减量化成效、农业绿色发展成果。

开展两家强强联合

为了充分发挥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职能作用和农资经营网点优势,2021年,将市农业农村局与市供销社两部门所属网点融合起来,打造成回收功能更加完备、转运处置效率更加高效的回收网点,强强联合,实现“1+1>2”的效果。

目前,由市供销社负责全市行政村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点、乡镇有毒有害垃圾集中收集点以及农资经营网点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回收网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确保回收网点正常开展工作。并根据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按时报送监督、检查的有关信息情况。坚持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实施三级转运处置

建立“三级”回收体系。在各村设立回收点、各乡镇、农资经营网点设立收集点、各县区设立转运收储点,构建了“保洁员——村级回收点——乡镇(农资经营网点)收集点——县区转运收储点——专业处置公司”集中转运处置的一体化运行模式。

进行无害化科学处置。县区与滁州市珍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具有毒垃圾(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理合同,由公司安排具有营运有毒垃圾资质的车辆,定期统一运转处理。根据2021年新修订的危险废物归类管理有关规定,我市回收的有害垃圾将逐步实现集中焚烧发电处理。

细化四项回收措施

明确回收物品范围。以“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为衡量标准,把废弃的玻璃瓶、塑料膜、塑料袋和锡箔纸等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含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以及旧衣物等纳入有害垃圾回收范围

合理确定回收价格。提供两种指导参考价格:一种是按个计价。农药袋每个0.1元,塑料农药瓶每个0.2元,玻璃农药瓶每个0.3元,农膜、白色垃圾1元/斤;一种是按斤计价。农药袋为7元/斤,塑料农药瓶为5元/斤,玻璃农药瓶为0.5元/斤,农膜、白色垃圾为1元/斤。

合理测算回收量。乡镇、行政村根据耕地亩数,测算有毒有害垃圾产生量,建立回收台账时,注明种类、数量、回收时间、村民姓名、住址,保洁员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对个人上交数量异常的,指导进行认真核查,严格控制跨县域、跨乡镇回收有毒有害垃圾。

‘加强宣传督导。为各县区精心筛选提供宣传标语口号12条,在市级媒体刊发《回收有害垃圾 建设美丽家园——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播放垃圾分类处理动漫宣传和歌曲。各县区均采用悬挂条幅、制作壁字、印发公开信、广播宣传、电视播放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将农村有害垃圾回收工作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内容,以县为单位进行验收考核,财政奖补资金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切实将各级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目前,亳州市共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点1658个,四年来,共回收有毒有害垃圾9100吨左右。县区每年投入600万元左右,从事有害垃圾回收的保洁员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