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来到世界药都亳州出差,当地的一位记者朋友任杰先生知道我在2019年底患上了脑梗,建议在亳州期间,每天早上到亳州市体育公园晨练,学学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佗五禽戏(国发〔2011〕14号,传统体育类,序号1146、项目编号Ⅵ-63),有利于脑梗的预防和康复。
于是,我来到亳州市体育公园华佗五禽戏广场的教学点上,由负责人赵作森先生亲自教我学习五禽戏。他首先教我最简单的传统华佗五禽戏入门级的13式。
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体育公园晨练站学员表演五禽戏
赵老师首先告诉我为什么叫五禽戏?是由东汉神医华佗根据中医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鸟创编的养生功法,即由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组成,每个动作神态均针对我们人类的五脏六腑等器官的养生。常此操练五禽戏就能健身壮体,对人类的健康作用非常大。
我便每天早上6-8点来到体育公园,看到不少人,主要是退休的老人,也有年轻人参加操练五禽戏。于是,赵老师看我如此执着,就认真教我练习五禽戏。
我也进步多多,希望回到北京后,再坚持锻炼,成为国家非遗华佗五禽戏的积极推广者。
在4月22日的早上,天上飘着小雨,但是操练五禽戏的人们风雨无阻的来到体育公园的地下停车场。我看到一位身着不同颜色的长者在“带操”,原来他是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周金钟。
在“带操”完毕后,作为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主席的他,也不忘责任,他随即给与会的新老会员们简单地做了即兴讲话,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会出台了八项任务的通知。我今天看到这么多人风雨无阻都来坚持晨练,说明大家都在认真贯彻、落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会今年的任务会取得好的成绩。预祝我会越办越好。于是,近40多位酷爱五禽戏的人们,顶着小雨在外面的台阶上合影留念。
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主席、第58代传人周金钟带领会员晨练
我虽然是新学员,也不忘记者身份。立即与周金钟主席攀谈,他对记者说:我接任58代掌门人后,带领我会的会员,在全市上百个晨练点、俱乐部推广五禽戏,终于在2006年12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5月,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57代传承人董文焕和58代传承人周金钟表演的“华佗五禽戏”分别收录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藏》和文化部《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2009年起,每年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了十二届“华佗五禽戏健身养生节”,还举办三届“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有力地弘扬了华佗五禽戏。2012年9月国家体总气功管理中心授予亳州市 “中国五禽戏之乡”,2016年9月又授予“中国五禽戏传承地”;2017年9月,世界健身气功联合会授予亳州“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都”;文化部把五禽戏普及推广活动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8年华佗五禽戏项目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纳入项目库,向海外推广。以上举措倍受媒体关注,央视台、地方台、报刊杂志、新媒体、网络等报道有千万条。感谢你们记者为我们非遗工作的关注,相信有上千年的五禽戏会我们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