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注册制不容有失 “零容忍”的威力来自制度和规则

2021-07-15 09:49:32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是即将迎来2岁生日的注册制收到的一份大礼。没错,我们所指的正是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这份文件可以看做注册制顶层设计的一部分。如果对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资本市场九字方针,也可以说,这是兑现“零容忍”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再到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我们没有等很久。如今注册制已经推广至创业板,在主板落地并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注册制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除了一批我们寄予厚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注册制对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理念的重塑,无疑是我们更大的收获。在此进程中,一个全新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已经雏形初现。

决策者对此显然有清晰的认知。不过当前证券违法案件频发,客观上加速了顶层设计出台的进程,而以如此高的规格印发《意见》,传递着一个更清晰的信号——注册制不容有失,资本市场的再造只能成功。

宏观地看,这是一个考虑周全的顶层设计。此次印发的《意见》回应了市场对打击证券违法违规、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诸多关切,比如立法补短板、加大刑事惩戒力度、健全民事赔偿制度等等。其他如健全相关执法司法体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和对中概股的监管等方面,《意见》中也都有非常具体的安排。

“零容忍”需要“建制度”,需要建立在规范、开放、透明的规则之上。“零容忍”不是有权可以任性,制度提供了干预或者不干预的边界。监管者的火力和杀伤力同样来自于确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这正是“零容忍”拥有强大威力之根基所在。没有制度保障,“零容忍”要么是无法兑现的承诺,要么就只能寄望于权力部门的自由裁量——真是这样的话,即使做到了严监管,也很可能会让市场参与者无所适从。我们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教训。

“零容忍”的顶层设计是市场预期的稳定器。当然我们知道,这个路线图和施工图还需要不打折扣地落实。不过方向既已确定,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努力,将这张蓝图变为现实。中国经济金融稳定有赖于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个各方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生态,也将为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最适宜的平台。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