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大观区:草根剧团“黄梅风” 农民朋友过“戏瘾”

2021-08-17 17:49:48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操丽纯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白天看景、晚上看戏”。 以“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即将拉开帷幕,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农民黄梅戏剧团的演员们也开始忙着排练自创的黄梅新戏《罩鱼风波》,宣传长江十年禁捕政策。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有小名气的草根剧团,将带着田野乡土气息黄梅大戏,走上百姓文化大舞台,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过足“戏瘾”。

(草根剧团演出前各自化妆没有专业化妆师)

安庆市大观区海口农民剧团创办当初,只是由几个爱好黄梅戏的农民戏迷,他们不忘初心,怀揣着“文艺梦”,走在一起成立海口戏迷俱乐部发展而成。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有15个年头了,现已形成规模整齐,享誉市区及安庆市周边,深受农民兄弟和社区居民喜爱的一支活跃在基层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草根剧团的台前幕后)

(草根剧团送戏进村)

安庆市大观区海口农民剧团自建团以来,在大观区文旅局的正确指导下,在海口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走出海口,走进城市,并向安庆市周边乡村辐射,曾被安徽省文化厅评为2017年安徽省民营艺术院团“百佳院团”,目前拥有固定资产20多万元,如大型舞台、灯光、布景(五道幕)、调音台、音响、字幕机、雪花机、烟雾机、各类乐器,服装道具齐全,可演剧(节)目104个,具备《女驸马》、《荞麦记》、《打金枝》、《孟丽君》、《秦香莲》等个整本大戏、折子戏、综艺演出专场的综合演出能力。目前农民剧团招募专业文化志愿者33名,大多来自本地乡村,其中国家一级演员1人,二级演员2人,三级演员1人,专业院校音乐系毕业1人,有专业导演、编创、舞台监督、音响、灯光、剧务人员,主要骨干演员10名,也有地道的农民演员参与演出。近年来,安庆市海口农民剧团多次参加由安庆市政府举办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广场文艺专场汇演。 3次到兄弟县区宜秀区为农民工义演,多次为四川三峡移民村送去黄梅戏大餐,十多次深入保婴民族村与回民进行“回汉联欢演出”。每逢节日,还组织节目到敬老院、学校、军营进行慰问演出,为他们带来党的阳光温暖,丰富和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针对农村高寿老人祝寿、婚嫁喜事等习俗文化,开展“除陋习恶习树文明新风”主题演出,“山野黄梅曲”如一缕春风温暖千家万户。农民剧团自编小品、黄梅歌调、黄梅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对赌博恶习、酒驾害人现象进行了讽刺,对反腐倡廉大力赞扬,观众在笑声中接受正能量教育。

(草根剧团在海口镇保婴民族村演出场景)

风餐露宿、走乡串村,街头、村口,一块空场就是舞台,一片草地当做“化妆间”,这是草根剧团的生存状态。但他们为群众演出的热情饱满,带给农民朋友的欢乐无限。3年前,海口农民剧团到“黄梅戏之村”海口镇培文村演出传统剧目《女驸马》时,一个拥有5000多人的行政村,除去在外务工人员外,就有2000多人观看了演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演出结束后向演员倾诉:“看这样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过瘾,是一种享受!”2009年4月,农民剧团跋涉三十公里到海口镇偏远的巨网村演出《打金枝》时,观众竟达3000多人,整场演出欢声雷动,掌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时,演员准备撤场,竟有上百名观众围邀剧团为他们加演2场,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剧团演职人员决定留宿巨网村,满足了他们的想看戏的愿望。

(草根剧团雨中演出观众打伞看戏不舍离开)

(草根剧团排练节目)

农民剧团的编创演出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先后创作了快板书《唱响十九大》、黄梅小品《劳动最光荣》《乡村阵地》、表演唱《如今海口大变样》、黄梅大鼓《时代颂》等节目。今年初,为把长江十年禁捕政策宣传入人心,农民剧团精心创作了黄梅小戏《罩鱼风波》搬上舞台演出后,深受观众和文化部门的一致好评。(熊志伟 项顺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