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 : 抓环保不负青山 促发展不负生态

2021-03-17 18:30:31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操丽纯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7日上午,安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庆市生态环境局在会上发布了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安排;通报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介绍安庆市生态环境局出台的《“三优两加强”工作方案》,以落实环保审批及排污许可“六稳六保” 服务举措。

记者获悉,为有效应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安庆市自2020年10月-2021年3月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市共编制实施261个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257个,完成率98.5%。今年1月,安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3,截至2月底, PM2.5均值为50毫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8%。

据通报,安庆市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安排有:

谋划推动碳达峰行动。

将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统筹推进全市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为总要求,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具体将展开重点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研究碳中和路径,编制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坚守碧水、蓝天保卫工作

。全面实施《安庆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推进PM2.5与O3污染协同治理,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以内。推动完善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努力保持“十四五”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确保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推进净土保护工作。

健全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和污染地块名录,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要求。有序推进重点地块土壤调查和治理修复,推进污染土壤异地修复模式和“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进一步巩固江豚自然保护区整改成效,实施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江豚就地保护项目,实施大别山珍稀植物、鸟类保护工程。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保护水产种质资源。

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强化长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筑牢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优化岸线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升级版长江“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切实加强“5+7+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推进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测溯源,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名录。

打造生态亮点和树立污染治理示范项目。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市本级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一批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沙漠洲生态公园(二期)、东部新城绿色岸城景观带、望江武昌湖水生态修复、安庆石化绿化隔离带建设等项目。打造工业污染治理示范项目,选树VOCs整治示范企业不少于10家,支持安庆石化创建国家级绿色企业。

发布会上,记者就安庆市生态环境局《“三优两加强”工作方案》提问其中“探索小微企业绿岛模式”的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生产链和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自去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整体经营并不理想。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企业在监测、治污等方面的投入也需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部2020年9月份出台了《关于优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地方探索‘绿岛’等环境治理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或集中工艺设施(如电镀、印染、喷涂等),明确一个责任主体,依法开展共享设施的环评。依托相关设施的企业,其项目环评类别判定无需考虑依托设施内容。”根据生态环境部《意见》精神,我局积极探索“绿岛”环境治理模式,并将其作为主要内容纳入“三优两加强”工作方案中。在环评审批中探索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在环境监测中探索监测数据共享、在污染防治治理中探索设施设备共用,从而降低企业治污成本,缓解企业治污压力,为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推进绿色发展蹚出一条新路。(记者王汝华)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