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安徽6处大遗址将获“国家级”保护规划

2021-11-24 10:04:2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全国150处大遗址入选,包括5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我省凌家滩遗址、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寿春城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明中都遗址等6处大遗址榜上有名,同时柳孜遗址列入跨省市保护利用的大运河项目之中。

凌家滩遗址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2021年10月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距今约70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及前郢村,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2020年确认一处迄今考古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寿春城遗址位于淮南市寿县城关寿春镇境内,是楚国晚期都城,先后出土过“大府之器”错银铜牛、鄂君启金节、楚金币“郢爰”等精美文物。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和铜陵市境内,是一处西周时期至宋代的铜矿及冶炼遗址,发现有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

明中都遗址位于滁州市凤阳县,由明中都皇故城和皇陵石刻组成,其中明中都皇故城在建筑艺术上“继承宋世传统,开创明清之新风”,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柳孜遗址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根据《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国家属性、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原则保护利用大遗址;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

《安徽日报》 记者 张理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