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今年是安徽省开展林长制改革的第5年,从提出探索林长制改革,到高质量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安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林长制改革做实走深创新,在林业治理成效上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实现历史性突破。
图为芜湖森林村庄
据安徽省林业局介绍,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2018年底,安徽省共设立五级林长5.2万余名,配备基层护林员近5万余名,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五绿”目标责任体系基本形成,“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的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林业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图为岳西天峡风景区
2019年10月,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落户安徽揭牌。为扎实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区突破、系统集成的原则,全省设立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确定90个改革创新点,并与沪苏浙合作联动,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一体化生态廊道,顺应自然山水同脉同源构建区域化生态网络,共建绿色发展美丽长三角。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相继入选中央改革办2019年十大案例和中国改革2020年度十大案例。
2020年是安徽省林长制改革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行林长制”;7月1日起施行的《森林法》明确写入“林长制”;12月2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这标志着林长制由安徽走向全国。
2021年5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安徽省林长制条例》,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林长制地方法规,该《条例》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建立省级“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在“一林一警”基础上全面建立森林警长制。“五绿”内涵更加丰富。着力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行动,将“护绿”“管绿”提升为聚焦生态安全保障的平安森林行动,将“增绿”拓展为科学绿化、提升质量的健康森林行动,将“用绿”深化为增加固碳能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碳汇森林行动和金银森林行动,将“活绿”推进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的活力森林行动。
图为裕安区油茶产业升级和产业富民示范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
图为合肥湖滨湿地
目前,安徽省五级林长守护400多万公顷森林和100多万公顷湿地,实现了一山一坡、一林一园都有专人专管,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效解决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长期困扰林业发展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林地流转难、林权融资难、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积极性不高、林区道路建设滞后等“短板”问题正在逐一破解,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据测算,全省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22%,森林蓄积量达到2.70亿立方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