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合理运动是防控慢性病的“良药”,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处方”。但由于我国基层运动康复医师严重不足、运动干预缺乏执行标准、体医融合实施路径尚不清晰等问题,使得运动处方在基层的推广困难重重。为此,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化运动干预系统,并联合蚌埠医学院在蚌埠东风、湖滨社区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应用示范,创立了医工融合、研学用协同的应用模式。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有效破解了运动处方在基层规模化应用所面临的难题,能够显著提升中老年人的运动量,进而明显提升其健康水平。
“我们都知道运动好”,蚌埠市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翠香医生这样说,“但问题是,病人来了以后,不是糖尿病就是高血压,关节炎,还有并发症。怎么制定运动处方,如何保障让他们安全的运动?我们真没把握。 ”
对此,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发智能化运动干预系统,便捷地获得运动干预所需要的多模态体质健康信息,智能化生成与个体特征相匹配的运动处方,同时采用穿戴式设备进行运动的远程监测和指导,实现精准化运动指导和闭环式运动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基层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蚌埠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岚表示,智能化运动干预系统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医生的有力助手,让他们能够高效、科学地为老百姓提供运动干预服务,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在防病治病上可作为性,也间接提升了基层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智能化运动干预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科研人员针对我国社区场景,进行了大量创新。他们依据个体的健身习惯、疾病与健康状态,系统提供了运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育成、科学健身、健身习惯保持的渐进式干预策略。同时,针对无运动绝对禁忌的心血管高风险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运动套餐。
针对社区运动干预无规可循、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的现状,课题组系统总结运动干预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制订了《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技术规范》和《“体卫结合”的健康促进服务规范》等安徽省标准,起草了《运动处方通用技术要求》。
该成果在蚌埠东风社区、湖滨社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示范应用,仅2020年即开具运动处方1770次。“给我开出的运动处方很实用”,湖滨社区下辖的高血压患者陈阿姨在最近一次的回访中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天气比较热,有时候不想出门锻炼,在家就跟着图片上的动作做一做,动作也比较简单,稍微出点汗,人舒服多了。最近几天去附近的诊所测量了血压,也都是正常的”。
“智能化运动处方在社区的推广不仅仅使基层医生、居民受益,对于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也起到了良好作用”,蚌埠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谢晖如是。(记者 于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