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8月2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根据今年发布的《安徽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社会保障卡将作为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载体,通过汇聚各类民生服务新功能,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省内居民服务 “一卡通用”。
全省持卡人数超过6000万
今年以来,我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7月底,13个市印发了本地居民服务“一卡通”实施方案,成立了居民服务“一卡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本地居民服务“一卡通”各项工作。全省持卡人数超过6000万,基本实现了“一人一卡、实人实卡”。此外,全省设置快速制卡网点2949个,制补卡服务最快5分钟完成,实现部分卡业务全省办、就近办。
社会保障卡作为居民服务“一卡通”载体,集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金融结算、资金支付等功能于一体。长期以来,我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统一建设为导向,强化基础管理、坚持发用并举。当前,我省社会保障卡申领、补办、挂失等业务支持线上办理,部分业务还可通过电话办理,群众足不出户可办理业务。
“一卡通”实现多领域应用
在人社、交通、文旅等省直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居民服务“一卡通”已实现多领域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人社领域实现“一卡通用”,全省人社95项服务事项均可持卡办理,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人社各项待遇;惠农补贴实现“一卡通发”,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发放21类101项惠农惠民补贴;交通领域实现“一卡通行”,通过加载“交通一卡通”应用,可在全国303个城市乘坐公交、地铁;文旅领域实现“一卡通游”,全省168个国有A级景区、307个文化场馆 (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支持社会保障卡在线预约和持卡入馆。
此外,各市在社会保障卡应用拓展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 14个市开展社会保障卡、银行卡、就诊卡“三卡合一”试点,可持社会保障卡预约挂号、就诊住院、医保结算,15个市可持电子社保卡在医院就医或药店购药;部分市开展了人才津贴、见习人员补贴、公积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工会救助、军人优抚津贴等资金发放应用;部分市可持卡住宾馆。
14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发行
在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方面,我省已完成21项应用事项清单中的20项,为下一步长三角“一卡通”及“同城待遇”建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夯实社会保障卡应用基础支撑,逐步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省内及长三角地区“同城待遇”,统筹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在全省各领域的应用落地。
截至8月10日,14个市启动了全省统一版面的第三代社保卡发行。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继承了二代社会保障卡所有功能,同时相比第二代卡,第三代社会保障卡通过加载“非接触”芯片,增加了“一晃而过”读卡功能;采用了国产密钥算法具备高安全性;引入持卡人CA证书,支撑线上用卡,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身份认证服务;并通过拓展卡内芯片空间,预留了生物特征识别功能,提升了用卡的便捷性,拓展了应用场景。
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程连政介绍,我省已经启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放的地区不再发放二代卡。群众可在个人二代卡遗失、到期,或需在更多应用场景使用等情况下,前往社会保障卡合作银行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即时换发三代卡。(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