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徽商长城:管网“铁人”炼成记

2021-07-12 17:10:25 来源:安徽画报    编辑:刘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20日,宿松支线迎来全线通气投产,用实绩为建党百年献礼。

113公里输送路径、7座场站——这是一张钢铁大网,也是一条民生通道。

16名党员,1个党支部,52余名干部职工——这是一支保供队伍,也是一群可敬的川气东送宿松支线天然气管网“守护人”。

24小时值守,24小时保障。徽商人时刻准备战斗,用责任与担当,牢牢守护着宿松大地的温暖之路。

2021年6月20日,宿松支线迎来全线通气投产点火现场

保气源,他们使命必达

深夜零点,宿松徽商长城能源有限公司场站调控中心灯火通明。

在宿松徽商长城公司总经理武大伟前方的监控大屏上,一排排数据,实时显示着安全运行情况。输气、开阀!在武大伟的操作下,天然气沿着一道道钢铁巨网,源源不断地输往下游用户。

为了统筹推进宿松天然气支线项目建设,安徽省徽商长城能源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9日成立宿松徽商长城能源有限公司,以承担宿松县域内天然气支、干线管道建设及城市燃气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其员工大多是来自甘肃、黑龙江、湖北等外地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一边要对接上游气源供应,一边要全力保障下游居民和工商业用户用气,点多面广、千头万绪,这里不仅是天然气输送的“大脑中枢”,更是这场每天的指挥部。

“我很珍惜这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刚刚毕业的鲁浩,2020年5月来到这里,那时正逢基地建设,地基打桩需要很深,安徽进入梅雨汛期,一不小心脚就会陷进泥里到大腿根,无法自拔。

宿松徽商长城能源有限公司副总刘志强从2018年就驻扎在宿松,“那个时候宿松还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周一来周五回是常态。”宿松的各个村长、村支书还有村民几乎都认识刘志强,他一天开车几个小时的车出落于五六村子、几百亩地,勘探地形、了解需求。他上与宿松县政府对接各式文件,下与村民沟通天然气管道经过农田和补偿的问题。“最后就是成就感,创业的艰辛背后支撑着我的是他们对我从陌生到信任的成就感。”刘志强告诉记者。

从1个人到10个人,从省内跨越省外,15天不到,一支生产调度队伍集结成功。2年的坚守,24小时轮番上阵,换来的是天然气输送使命必达。

护安全,他们全力以赴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头戴一顶安全帽,肩挎一个背包,魏开元正行走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崎岖丘陵上。

管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对保供气工作意义重大。2020年8月来到公司的魏开元,挑起了守护天然气管道的重担。

宿松徽商长城公司青年员工魏开元正在一线作业

“沿着标志桩走,看看沿线的桩是否有破坏,害怕会有漏气的可能性。”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在徽商长城公司,这样的事例不止魏开元一个。

宿松徽商长城公司青年员工杨浩峰正在进行一线操作

杨浩峰来自湖北黄冈,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的他刚到公司心里有些落差。“跟自己想象的有些不一样。”说着,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从零开始,学习图纸,学习现场施工知识,梅雨季为了方便车子进场,他们把一块一块钢板垫在地上。夏季高温,工服、工帽也必须佩带齐全,刚来这两个月,就已经晒黑了。

场站的生活孤独寂寞,生性爱热闹的这些毕业生们,没有人说话,他们就用工作将日子填满。每天设备巡检,实时监测管道压力,坚持设备维护保养,“轮岗就要尽责职守,我们还年轻,多做一些是应该的。”徽商长城的员工们不敢有一丝懈怠。

穿越宿松9个乡镇及2个农场,7座场站交织而成的钢铁网上,正是有了一个又一个“守网人”,才有了气通万家的温暖。

徽商长城年轻员工群像

学党史,他们同频共振

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带给我极大地震撼。向您致敬!我们也会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建设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力量。”5月17日,徽商长城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中观看王进喜的纪录片,观看他的“铁人”经历,在一次次拼搏中收获感动,汲取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

宿松公司全体员工正在进行党史学习,观看“铁人”王进喜纪录片

“我今天就不照本宣科了,结合实际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徽商长城公司董事长陈冬芳从合肥赶回来为员工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党课。红色故事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徽商长城充分依托红色资源,上好“行走的红色党课”,让党史学习“动”起来,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主题教育“热”起来。

青年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如何能最大限度调动青年员工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性,取得最好的效果?陈冬芳认为沉浸式党课、线上线下主题党课、读书班、分享会……品种多样。

陈冬芳自己是徽商长城管网“铁人”的有力代言。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员工。一到办公室,他一刻也停不下来。连续十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过年放假基本都没有回家。“过年和节假日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那一刻更不能松懈,放心不下啊。”陈冬芳在党课学习过程中,告诉青年人,“我们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团队,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公司的发展相结合。”

他是湖北人,带着对安徽的热情回来了,安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气化安徽’是我的人生目标。”陈冬芳笃定的说。

深耕宿松,服务安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徽商长城的员工学习雷锋在平凡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言出必行的许诺。他们用执着的坚持和担当,为天然气管道平稳输气保驾护航,管网“铁人”们,时刻准备着!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