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们一生约花费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睡眠亦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然而数据显示,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人们对健康睡眠也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昨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科朱道民主任医师提醒,睡眠与健康息息相关,睡眠障碍也绝不仅仅是失眠这么简单。
睡眠时长因人而异,有长有短都正常
科学研究证明,成年人每晚6-7小时左右的睡眠是最长寿、健康的睡眠时间,幼儿16-20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期儿童10-11小时,青少年期8.5-9.5小时。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慌?“我晚上可睡不够六七个小时呀!”先别着急。朱道民解释说,每个人对于睡眠需要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人也许只需4小时睡眠,有些却需要9小时睡眠进行恢复。在名人里,拿破仑和爱迪生都是睡眠需求较少的人物代表;而爱因斯坦每日需10-12小时睡眠。
一般来说,判断自己是否睡够了,主要看第二天精力恢复的怎么样。
“睡神”不好当,“秒睡”、“打梦拳”都是病
小亮是一名高中生,最近有一件事让他很困扰——半年前开始,他的睡眠变得特别多,往床上一躺便能睡着,入睡时眼前还经常看到恐怖的画面。不仅如此,白天也控制不住想睡,上课时经常会睡着,同学们都开玩笑喊他“睡神”。经诊断,小亮患上了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影响清醒和睡眠调节的慢性病,人群发病率为1/2000左右,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主要临床症状是白天不可抗拒的过度嗜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以及入睡前幻觉。此外,患者还会有睡眠时不自主的肢体运动以及夜间睡眠不安等症状。
“打梦拳”也是一种常见的异态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出现睡眠中的拳打脚踢、叫喊咒骂、奔跑翻滚等,仅见于快速眼动(REM)睡眠期,
通常与梦境相关。患者会在睡眠中发生剧烈的动作和尖叫等情况,可能会伤及自己以及床伴,造成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
失眠“五步疗法”,这样做准没错
在睡眠障碍中,受困扰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失眠。但朱道民提醒,偶尔一两天晚上睡不好并不意味着失眠,失眠的症状需符合以下其中一项:(1)入睡时间大于三十分钟;(2)半夜醒来难以再入眠,总时间超过三十分钟;(3)早上过早清醒,难以再入眠。
朱道民推荐了失眠的“五步疗法”,即“上、下、不、动、静”。
上:晚上定点上床;
下:早晨定点下床;
不:不补觉、不午睡、不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动:白天有氧运动1小时,推荐“乐眠操”、“八段锦”
静:每天静心练习1小时,如正念呼吸,放松训练等。
朱道民同时提醒,如果睡眠障碍已经影响到你的工作、生活,请尽快前往睡眠障碍专科就诊,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朱世玲 李皖婷 记者 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