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去年,曾有传闻2020年-2021年的这个冬季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我国将出现数十年一遇的最冷冬季。随着冬季进入尾声,事实是否如此呢?日前,省气候中心发布安徽省2021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根据气象部门观测,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非但不是冷冬,且气温之高可以排上历史第三。
冬季气温异常偏高 1.7℃,排入历史前三
气象部门观测显示,冬季冬季(2020 年 12 月-2021 年 2 月,下同)全省平均气温 5.9℃,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 1.7℃,仅低于 2020 年(6.1℃)和 2016 年(6.0℃),为 1961 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三高。
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为:沿淮淮北 3.3~5.0℃,淮河以南 5.0~7.8℃。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地区异常偏高 1.5~2.4℃不等。
2020 年 12 月气温偏低,2021 年 1 月和 2 月持续偏高,尤其是 2 月异常偏高4.7℃。从逐旬平均气温距平来看,12 月上旬至 1 月上旬气温持续偏低,其中 1月上旬异常偏低 3.1℃;1 月中旬后持续异常偏高,其中 2 月中旬和下旬均偏高4.9℃。
气温起伏大,前冬寒冷后冬偏暖
冬季气温起伏剧烈,前冬寒冷后冬偏暖。12 月上旬至 1 月上旬气温持续偏低,12 月 28-30 日及 1 月 6-8 日出现寒潮雨雪天气;1 月中旬后持续偏高,2月 21 日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其中,12 月 28-30 日出现寒潮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气温低、风力大。气温断崖式下降,全省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 48 小时降幅分别为 12.9℃、17.1℃和 9.5℃,黄山、九华山及旌德降幅超过 20℃,其中黄山光明顶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 48 小时降幅分别达 21.9℃和 21.2℃。30-31 日早晨,我省所有市县气温均降至年内最低。最低气温沿淮淮北大部、江淮之间东部及皖南山区低于-10℃,最低黄山光明顶达-20.3℃。
1 月中旬起,我省气温持续回升,2 月 21 日为今年以来最暖的一天,全省平均最高气温达 26.6℃。全省绝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 26.0℃,其中 21 个县(市)最高气温突破本站 2 月历史极值,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最高六安 29.7℃,突破我省所有台站有气象记录以来 2 月最高气温极值(2009 年 2 月 12 日,29.4℃,出现在芜湖市、青阳、南陵和泾县)。日极端最高气温超过 29.0℃的还有舒城,达 29.3℃。
降水量偏少 4 成,日照偏多2成
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 79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4 成,为 2012 年以来同期最少。
降水量空间分布为:淮北大部 39~50 毫米,沿江江南中东部 100~121 毫米,其他地区 50~100 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砀山偏多 4 成外,其他地区偏少,其中皖西南显著偏少 5~6 成。
季内各月降水量均偏少,其中 1 月显著偏少 6 成。从逐旬降水距平百分率来看,除 12 月下旬、1 月下旬、2 月上旬和 2 月下旬接近常年或偏多外,其他各旬均偏少,其中 1 月上旬和中旬基本无有效降水,偏少 1 倍。
与雨水较少成反比的是,冬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 447 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近 2 成。
日照时数空间分布为:沿淮淮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 450~559 小时,其他地区 374~450 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普遍偏多 50 小时以上,局地偏多 100~155 小时。
冬季降水偏少,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
冬季降水偏少,特别是 12 月上中旬及 2 月上中旬持续偏少,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12 月上中旬(1-21 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 6.1 毫米,其中淮河以北东北部及歙县无降水。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下旬淮河以北东部及江南西南部气象干旱发生发展,至 28 日 18 个县(市)出现轻到中等气象干旱。月末受雨雪影响,气象干旱基本解除。
2 月上中旬降水持续偏少,1-23 日全省平均降水量 17 毫米,为 2012 年以来同期最少。合肥以北普遍不足 10 毫米,异常偏少 8 成以上。加之气温持续偏高,中旬合肥以北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至 23 日达阶段性最重,江北普遍出现气象干旱,其中合肥以北至沿淮达中到重旱。24 日起全省范围内出现中到大雨,前期干旱解除。
黄山市空气优良率达 100%,为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 月淮河以北冬小麦处于越冬期,淮河以南麦菜处于冬季缓慢生长阶段;1 月中旬起气温快速回升,光照充足,土壤墒情基本适宜,有利于麦菜和设施蔬果正常生长,以及前期受冻害作物缓慢恢复,但部分麦菜因气温异常偏高出现了旺长。
1 月上旬、2 月中下旬多雨雪,受雨雪洗刷作用,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其他时段降水较少,加之冬季静稳天气和外源污染物共同影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根据全省 16 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统计:12 月、1 月下旬及 2 月上旬前期空气质量明显偏差;其他时段受大风和雨雪洗刷作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季内黄山市优良率达 100%,为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3月初我省将有两次降温过程
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季,气象专家展望分析认为,前期我省气温持续偏高,我省麦菜和茶叶生育期较往年提前。据预测,3月初我省将有两次降温过程,麦菜遭受“倒春寒”、早春茶遭受“春霜冻”的风险较高。建议各地加强麦菜的水肥管理,如冻害发生后,适时肥水并进,促进受冻作物恢复生长,减轻冻害损失。此外,3 月上中旬是我省油菜主体开花期,需抓住无雨间隙,做好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
春季冷空气活动仍比较活跃,气温变化较大。各地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农作物低温冷冻害预防。此外,春季是传染性疾病多发时节,公众应注意保健,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进入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将逐渐增多,建议相关部门和公众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工作。此外,春季雾、霾多发,交管部门和公众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注意出行安全。(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