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2月20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从合肥市人社工作会议上获悉,合肥市今年将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欲吸引15万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创业。
合肥今年城镇至少新增就业13万人
据悉,合肥市今年将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首要位置,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合肥将加快健全各行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结合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就业创业需求,紧盯退捕渔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和规模性失业风险,强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储备,适时有针对性地组合投放。
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进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打通服务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确保2021年实现全覆盖。
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将跑赢GDP增速
今年,合肥将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目标。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合肥今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将达到296.47万人、204.71万人、199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继续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积极发展企业年金,提高退休人员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保“两个机制”,引导参保居民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努力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欲吸引15万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创业
合肥市今年将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积极开展校园招聘等各项活动,全年开展校园招聘200场以上,推动《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创业的意见》实施,实现15万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创业。
合肥将聚焦本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制定、完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岗位补贴和重点产业企业柔性引才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建设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系统、重点产业人才调查系统、高层次人才岗位补贴申报系统。开展年度重点产业人才普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全市人才工作决策提供数据、理论依据。健全事业单位人才引进需求信息发布机制,加大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
技工院校今年计划招生2.75万人
合肥今年全年欲新增技能人才5.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94万人;技工院校招生2.75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8万人次,其中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0.32万人次,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2.65万人次。
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政策性补贴培训,强化培训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肥将支持企业、社会力量举办技工院校,对符合条件的申办院校及时予以审批。落实对技工教育的各项支持政策,及时拨付新技工系统培养补助、学生资助等各项资金。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指导技工院校加大招生力度;研究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相关制度和措施,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技工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98%以上的欠薪投诉案必须办结
在根治欠薪方面,合肥市将研究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建设领域制度建设,创新出台房地产开发行业企业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方案细则。细化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将行业主管部门纳入考核范围,常态化开展督查考核。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监察”建设,高标准打造劳动监察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诚信评价结果运用,施行“红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监管惩戒共治格局。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6%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8%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分别达到60%、92%以上。合肥还将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国有企业工资改革。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做好劳动关系运行监测、风险排查和预警处置。(范家生 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