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十三五”时期,合肥市城乡居保参保296.26万人,待遇领取87.93万人,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提升居保参保质量。2015年,合肥市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10元。经三次提标,至“十三五”末,提高至每人每月150元。为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先后取消了100元、200元的缴费档次,2020年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300元/年。2020年3月,出台《关于印发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合肥市城乡居保待遇确定、基础养老金调整、缴费档次标准、缴费补贴调整激励机制等方面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城乡居保政策吸引力有所提高,人均缴费水平、平均养老金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合肥市人均缴费水平486.66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养老金水平159.28元,居全省第一位。
据悉,合肥市提升经办管理水平,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保业务经办的通知》和《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开展城乡居保内控检查,对照5大类,75小项,补差补缺,及时整改。认真梳理疑似冒领和重复领取待遇人员名单,开展信息核查工作,并按时上报核查完成情况。按照城乡居保业务档案整理要求,按时保质对各年度档案完成立卷整理工作,2018年首次对业务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共计产生业务档案影像资料40316份。通过开展城乡居保“质量服务提升年”活动、内控制度专项检查、重点指标核查、档案验收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合肥市城乡居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此外,合肥市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在村(居)设立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对行动不便的参保人员上门服务;通过建设物理网点、自助网点、代理点、POS金融点等措施,方便群众业务办理不出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金融服务网点544个。城乡居保信息人社网站、微信公众号触手可查;采购下发自助服务一体机275台,参保人员只需携带二代社保卡或身份证就可查询城乡居保信息,并可现场打印个人权益单;积极推进合肥人社“便民宝”项目实施工作。2019年,在全市近1900个行政村、社居委和就业扶贫驿站配备并投入运行“便民宝”终端共1898台,参保人员足不出村即可实现信息查询、基础信息变更、待遇测算等业务。同时,通过数据比对、现场认证、上门认证、技术手段认证等多种方式,与健康体检、文娱活动、走访慰问等相结合,灵活开展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特别是依托“便民宝”和支付宝“合肥人社”生活号,建立人脸识别身份确认系统,参保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确认。2019年,全市自助确认人数达56.36万人,占比达60%以上。(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