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最近,安医大二附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二病区的麻醉恢复室上演了温情的一幕。两岁多的患儿萧萧(化名)在做完手术后被送进了麻醉恢复室。由于麻醉恢复室不允许家属进入,刚从麻醉中苏醒的萧萧看不到父母,哇哇地哭了起来。
年轻护士陈珊见状主动把萧萧抱了起来,耐心安抚,唱着儿歌哄萧萧,不一会儿萧萧的情绪就稳定下来,开心地笑了起来。“他抱我抱得可紧了,抱他的时候不觉得累,放下的时候两只胳膊又酸又麻。”陈珊说,在麻醉恢复室,她抱萧萧有半个小时,直到萧萧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经过麻醉医师全面评估后,她才把萧萧护送回病房。
护士陈珊出生于1993年,虽然年轻,但言语神态间流露出对小患者真诚的关爱。陈珊坦言:“我很喜欢孩子,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见不到亲人,一定会感到害怕,我就很自然地想把他们抱起来安抚”。
据了解,陈珊工作的麻醉恢复室是麻醉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观察复苏的场所。在手术室接受手术麻醉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都会被送到这里,接受至少30分钟的密切监护和观察,直到各项监护指标正常后才可护送回病房。在这些患者中,有成人也有儿童。对于特别年幼的患儿,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需要麻醉护士的特别关心。
“对于年幼的宝宝,无法用言语沟通,我们会通过观察四肢、面部、口唇的颜色,手术部位的情况,结合患儿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护指标来判断他的情况。”陈珊说,孩子哭闹表明意识已经清醒,医护人员的安抚能减轻孩子的恐惧,也能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状况,充当“临时妈妈”已经成为麻醉护士的工作日常。
刘理扬 张淼 记者 马冰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