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马鞍山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

2021-12-19 16:55: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张发平)12月16日,记者从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9月10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工作方案》以来,该市三县三区三个开发园区已全面推行环境监督长。据初步统计,该市已落实环境监督长890名、环境监督员1986名,排查问题813起,整改完成804起,整改完成率为98.9%,切实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最后一公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位推动,全域实施。一是主要领导抓总。市委书记张岳峰、市长袁方亲自担任市级总环境专项监督长,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工作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方案。二是分管领导领衔。坚持问题导向,按领域分别设立专项领域环境监督长,聚焦该市城镇污水黑臭水体垃圾处理、矿山开采加工尾矿治理、长江岸线重要水域河流、道路运输船舶码头、各类园区及“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等6大领域,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监督长,负责分管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组织开展本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统筹抓好本领域内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短板弱项的整改提升。三是人大政协支持参与。市人大、市政协结合年度工作安排,对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实施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开展专项督查、视察调研、民主监督,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推动各县区(开发园区)、市直各部门,及时落实整改和反馈。

条块结合,全面覆盖。一是纵向到部门。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在能源“双控”、工业企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成品油、报废机动车、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应急安全、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市场监管13个行业,设立行业环境监督长,由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13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织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二是横向到载体。以含山县、和县、当涂县、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市经开区(示范园区)、慈湖高新区、郑蒲港新区9个载体为单位,全域推行县级环境监督长。以2个乡、33个镇、13个街道办事处、5个县区所辖的省级开发园区为单位,分别设立乡镇(街道、县区所属园区)环境监督长。以391个行政村、151个社区(含40个涉农社区)为单元,分别建立村(社区)环境监督长。三是监管全闭环。按照“五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要求,严格实施各级环境监督责任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环境监督长工作调度机制,实行领导包保考核机制,将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建设和运行情况纳入市级重点工作督查和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开发园区)、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落实发现、排查、登记、上报、处置、验收、销号闭环机制,一般性的立即整改,较为突出的列入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任务、时限、标准、责任,确保责任明确、无缝衔接和全过程覆盖。

专群结合,人技同防。一是全面推行“环保管家”。发挥县区(开发园区)、乡镇、县区所属园区“环保管家”服务作用,推动“环保管家”与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常态长效衔接,“环保管家”服务单位参与重大问题会商,科学追根溯源,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切实做好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后半篇文章。二是大力推行“智慧环保”。充分发挥环境监督员、监督长“探头”作用,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平台建设,通过市级与“智慧环保”平台相衔接,县区(开发园区)与同级信息化平台相融合,健全完善环境监督长智慧运行机制,构建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环境监督长+”监督体系。三是协同推行专职、志愿和专业环境监督员。结合现有城乡服务管理网格员,分城市小区、农村网格设立专职环境监督员。同时,动员各级、各单位注重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设立志愿环境监督员,着力培育发展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健全志愿者发现问题、组织单位移交问题、责任主体解决问题的环境监督衔接机制。鼓励各级、各单位根据区域性、行业性生态环境监督需要,设立第三方专业环境监督员,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安排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或负责环境专项监督工作。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