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 陆世菊 记者 李世宏)近年来,六安市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不断健全监管机制,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全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稳定向好,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升。
坚持首要人抓首要事,食品安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
据了解,六安市食安委“双主任制”落实党政同责。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该市及时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食安委主任,实行“双主任制”。市委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县区党委常态化巡察监督内容。
食安委针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该市市政府常委、副市长担任市食安委常务副主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该市连续三年召开食品安全“四项创建”(餐饮质量街区、规范化农贸市场、放心肉菜超市、示范小作坊)现场会,着力推进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落实。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该市市委编办对市场监管局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专门设立市食安办专职副主任职位,在全省属于首创。
坚持首要力履首要责,食品安全监管成效进一步凸显
六安市市场监管局为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2019年以来,市财政先后投入860余万、1000余万用于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食品检验仪器设备采购、市茶叶检验中心食品快检工作。市、县两级政府投入2500余万元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互联网+视频厨房”监管系统。市场监管局局长每年至少4次主持召开市食安主任会议,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今年全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307件,移送公安部门涉刑案件6起。
(1)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四项创建”让百姓放心。三年来,全市共创建餐饮质量安全街区12条、食品安全规范化农贸市场13个、“放心肉菜示范超市”9个、示范食品小作坊75家以及食品小作坊示范集中区(园区)2个。金安区万达广场餐饮街区被省市场监管局评定为2019年度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区。(2)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快检室智慧监管,让管理放心。截至2021年5月,全市完成105家食品安全快检室“互联网+监管”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食品安全快检室实时、远程监控,有力提升快检室快速检测效能。(3)积极开展食品快检车下乡集中检测活动让社会放心。(4)创新开展三星级乡镇食安办创建工作让政府放心。持续巩固乡镇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成果,提请市食安委出台《关于加强乡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设及其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市食安办制定印发《六安市乡镇(街道)食安办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对乡镇食安办“星级”分类管理。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89个乡镇(街道)向市食安办提交了三星级乡镇食安办创建申请。全市140乡镇(街)50%以上乡镇食安办达到三星级标准的创建目标。
坚持首要位发首要声,食品安全共治氛围进一步浓厚
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食安办牵头协调作用,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媒体宣传。市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局局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与当地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市场监管在行动》品牌宣传电视栏目,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同时,还利用皖西日报、市场星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等媒介,以及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2019年以来,共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材料10万余份,发布食品安全公益短信12万余条,解答群众现场咨询1万余人次。二是社会宣传。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六进”活动,食安办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开展市食品安全研学基地建设。三是行业宣传。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和沟通,强化行业自律。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从业行为准则,搭建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市局聘请的55名市场监督管理社会监督员的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作用。四是畅通投诉渠道。发挥12315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平台作用,着力为人民群众答疑解忧。2019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处置群众食品类投诉举报、咨询63357件,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