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郝晴晴)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走进薛镇村路北自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家家户户门前别致的仿古花坛,原先的花坛因常年无人管护早已变成杂草、垃圾混杂的小土堆。薛镇村“两委”找来各式各样的设计图,与村民多次协商后,决定“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的旧瓦片、旧砖石等,让脏乱差的“小土堆”摇身一变成带有窗花造型的仿古式花坛。在山河村,废旧轮胎被涂成五颜六色,成为房前屋后的装饰品,在龙山村,村里的空地、菜园、池塘都被归置的整整齐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丹阳镇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整治,根据各村实际量身制定整治方案,整治一村成一村,确保整治任务高标准完成,经得起检验。
党员带头,全员参与。“坚持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标本兼治为工作思路。形成村干部、党员带头干,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在党员大会上再一次强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倡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丹阳镇党委统一制作“共产党员户”标志牌,悬挂在党员房屋门口醒目位置,充分激发党员在“五清一改”中发挥作用,作出表率。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深入各家各户发放倡议书、进行健康宣传与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已有500余人次,形成了党员带头、户户参与共建干净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让老百姓主动整理房前屋后杂乱、整体提质人居环境的目的。
常态长效,久久为功。每天一大早,薛镇村的村民孟守礼就开始忙着打扫卫生,他家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也被打理地错落有致。去年4月份,孟守礼户被评选为村里第一批“最美庭院”,家门口贴上了美丽标签。一家出彩,带动全村,看到孟守礼家门口的“小牌牌”,邻居们纷纷来取经,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为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丹阳镇将集中攻坚和长效治理相结合,制定完善了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工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银行”等开展文明创建,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全员参与,围绕农村垃圾管控清运、畜禽粪污设施建设、黑臭水体防范治理、农村改厕管护服务、残垣断壁拆除清理等短板弱项,各负其责、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