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安徽巢湖:覆膜除草新技术,为水稻绿色种植保驾护航

2021-08-14 22:17:2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黄庆松)同样都是机插秧,施用同样配方肥料,两块紧邻水田里的水稻秧苗长势却不尽相同,一块水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另一块却有不小差距。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这块田在水稻种植时使用了一项新技术——覆膜除草,而隔壁这块田,采取的则是传统药剂除草方法,效果不佳。”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邓大鹏介绍说。

8月10日,巢湖市农业农村局举行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绿色水稻种植覆膜除草示范现场观摩会,并组织部分水稻种植大户、相关技术专家分别赶赴黄麓镇、烔炀镇试验示范田现场观摩成效。

在黄麓镇昶方村水稻全程绿色种植管理试验示范点,试验示范田里的水稻长势均匀,去秧株整齐,放眼望去田里更是看不见杂草生长;而在临近的稻田里,则是株高参差不齐,水稻稀疏,而且杂草较多。

邓大鹏告诉记者,覆膜除草就是在机插秧时,先给稻田覆盖一层薄薄的生物降解农膜,然后在膜上打孔,再把秧苗透过孔洞插在田里,整个过程由插秧机一次性完成,这样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由降解农膜完全抑制住杂草生长。而全生物降解农膜是一种不需要回收,能分解在土壤中的地膜,真正做到可解可控、无毒无害。而对比非覆膜除草稻田,尽管已经实施了两次封闭除草剂,但除草效果不佳,药害后果严重。

在烔炀镇西宋村中化安徽公司水稻绿色种植基地,试验示范田里的南晶香占水稻长势正旺,水田里也看不到杂草生长。中化农业安徽公司巢湖中心负责人潘海林介绍说,这块试验示范田已使用了覆膜除草技术,生物降解农膜以物理隔离方式,能抑制杂草生长,目前效果非常明显。

来自黄麓镇水稻种植大户管高杰今年种植了100多亩水稻,他在观摩后感慨地说,每年水稻种植后,除草是最为头疼的事情,不仅要药剂除草,还要辅以人工除草;现在有了这种覆膜除草技术,既能减少农药污染问题,还能提升稻米品质。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局局长李祥对巢湖市试验示范覆膜除草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从今天现场观摩来看,覆膜除草总体效果达到了除草要求。在经验总结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在环巢湖流域内推广使用。”

巢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道文告诉记者,今年在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的黄麓镇、烔炀镇、槐林镇3个试验示范田试点覆膜除草技术,目前试验示范的除草效果非常明显,生物降解农膜覆盖到的区域基本上没有再生长杂草。下一步,巢湖市农业农村局将对覆膜后对水体和土壤进行是否存在二次污染的检测,以及农膜的降解效果。如果降解效果佳无残留,通过扩大种植面积降低使用成本后,在明年的水稻种植中大面积推广使用覆膜除草技术,为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2022年实现农药力争零使用目标贡献巢湖力量。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