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马鞍山:优化营商环境 提出“4小时、不过夜”办结

2021-05-05 11:40:4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张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张发平) 日前,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该市“四最”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庆海,市“四最”办副主任、市政府办副主任蔡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郑发宁和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朱建军,就该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3.0版)》(简称市“100条”)制定过程情况、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进行发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自2019年起,马鞍山市已连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两个“100条”,推出了“企业开办零成本”“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标准地改革”等一批创新举措,解决了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两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但是,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1年“100条”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坚持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国内最优为标杆,推进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据介绍,《马鞍山优化营商环境100条(3.0版)》主要有三个特点.

坚持对标一流。在省方案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紧盯南京市、“杭嘉湖”以及国内标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改革举措,秉持“长三角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的理念,更加强调政府自我革命、主动作为。比如,南京市针对企业变更及休眠方面的需求,全国首创企业“休眠”制度,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免除后顾之忧。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学习复制推广。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堵点”“痛点”寻找突破点,更大力度解决工作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比如,结合疫情期间惠企政策兑现的研究,积极申请“皖企通”全省试点,通过建设“惠企通”平台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解决企业对政策“不知晓、找不到、不会用”的问题。

坚持自我加压。既注重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又注重总结提升、自我完善。比如,要求19项指标都要力争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标杆指标(或达到全省标杆指标水平)。市级通过第三方评估对各载体单位指标提升情况进行评价,排名全市第一的,认定为标杆县(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比如,在省《方案》甚至南京“100条”基础上,有29处内容提出更高标准:企业开办时限在省1日办结、南京半日办结基础上,提出“4小时、不过夜”办结;对报装容量1250千伏安及以下10千伏单电源客户,全省试点供电方案现场答复;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在省100小时基础上,压缩至95小时;全省首创“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的共享用工模式等。

在纵向提升方面,市“100条”与2020年相比,19项指标均有提升。如:企业开办办理环节由3个减少为1个、提交材料由6份压减至5份、办理时间由1个工作日压减至4小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最长90个工作日压减至最长70个工作日、其中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由40个工作日压减至26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在实现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基础上,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推行“无纸化”办结;涉税事项网办率由95%提升为100%、年度纳税次数由6次减少至4次;获得用水用气由14个工作日压减至9个工作日等。

横向对标来看,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该市“100条”经对标南京、“杭嘉湖”等国内一流及合肥、芜湖等省内标杆,较省《方案》内容更广、要求更高。

吸纳借鉴南京“100条”中的98条内容。其中,南京“100条”第68条(深化“生根计划”,推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市人社局提出:马鞍山市与南京市在创新能力和城市吸引力上存在很大差异,暂不具备对标条件;第71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市场监管局提出:省市场监管局将于今年指导合肥、芜湖在安徽自贸区试点,马鞍山市暂不具备对标条件。

吸纳借鉴“杭嘉湖”等省内外标杆城市53条创新举措。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