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其中沪指走势较弱,收盘下跌0.81%,收报3416.60点;深成指下跌0.38%,收报13973.48点;创业板指下跌0.16%,收报2726.48点。两市合计成交7690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跌,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股领跌,农业股逆市走强。北向资金净卖出11.6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A股正处于跨年的轮动慢涨期,除了顺周期主线外,还可以关注年底前的两条副线:其一是周期行情的扩散,从工业品涨价传导至其它景气修复但相对滞涨的品种;其二是年末机构博弈下,今年领涨板块和基金重仓品种的快速轮动。趋势上,国内外基本面向好预期强化,A股本轮慢涨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海外将进入疫苗接种阶段,经济恢复节奏将更清晰;11月国内经济数据持续向好,预计地产投资与销售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风格上,顺周期是慢涨期的主线,同时在年底前可以关注周期行情扩散和机构博弈这两条副线的快速轮动。
海通证券预测,业绩还在,牛市还没走完,当前阶段没必要恐高。本轮牛市虽然已历时近两年但涨幅不大,历史上沪深300牛市最低涨幅137%,这次才73%。过去牛市顶部对应基本面和情绪面高点,这次基本面回升要持续到明年下半年,情绪指标才位于牛市高点的60%,牛市格局没变。中短期关注后周期的大金融,中长期牛市主线是代表转型升级的科技和内需。
安信证券认为,从中期看,自上而下看,A股的核心关注焦点在于流动性收紧与盈利复苏的幅度问题,自下而上看,A股的核心关注焦点在于,今年估值没有大幅扩张,估值还未处于历史高位的行业中有多少能够在明年出现强劲的盈利增长。因此中期配置结构,存在动态调整的空间。从短期看,市场流动性预期边际改善,复苏预期深化,A股震荡上行趋势继续,短期配置仍建议以顺周期为主线(包括金融、可选消费、涨价链、出口链等),观察中美下一步政策力度,逐步关注成长股机会,行业上重点关注:保险、银行、券商、军工、白酒、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白电、化工、有色、机械等。
方正证券判断,明年的宏观环境同2010年和2017年有一定可比性,均处于全球经济共振下的经济上行期,业绩主导,流动性均处于回收期。明年更像是2010年和2017年的结合体,经济前高后低但质量优先的背景下预期波动幅度有限,跨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流动性回收幅度也较为有限。就股票市场而言,春季躁动时期需要甄选业绩占优以及具备产业周期催化的行业。从两个维度选择行业。一是顺周期维度,受益于全球经济共振以及产品价格上行,明年上半年业绩占优,包括耐用消费、金融、强周期品;二是新兴产业,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地以及产业本身的高景气,偏科技成长属性,如5G、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
粤开证券指出,根据过去5年的跨年行情,影响行情起始或结束的主要变量是宏观经济环境如何,以及政策和流动性是否宽松,2021年跨年行情可期。(1)基本面来看,经济复苏仍在持续,根据11月份PMI,工业生产延续景气,需求回升带动生产指标处于较好水平,11月的出口强劲,消费和基建上升,在疫苗研发重大进展下,全球经济有望重启,下阶段经济恢复预计持续至2021年上半年。(2)政策面来看,2021年A股政策面预期向好,国内、国外和资本市场政策三重共振,有望推动市场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