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其中沪指表现较强,收盘上涨1.11%,收报3346.97点;深成指上涨0.70%,收报13850.83点;创业板指上涨0.21%,收报2712.41点。两市合计成交8010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涨,有色金属与白酒板块大涨。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25.89亿元。
首批四只科创50ETF上市首日集体收涨,成交额合计超45亿元。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成交额21.2亿元,涨幅1.81%,位列四只科创50ETF之首。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海通证券认为,近期信用债违约多发冲击市场情绪,历史数据显示,信用违约对股市影响不大,经济复苏期信用利差难大幅走阔。牛熊轮回是客观规律,19年初开始的牛市仍在途中,目前处于资金面和基本面双轮驱动阶段。中短期而言,后周期的金融更优,中长期主线仍是代表转型升级的科技。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信用债违约是震荡格局的插曲,维持3100-3500点震荡格局观点不变。上周于权益市场是乃多事之秋:辉瑞与BioNTech新冠候选疫苗的第III期临床试验有效性及安全性超预期引发内外需修复加速共振的欣喜与海外供给替代削弱的担忧;10月社融符合预期,但后续信贷的边际收紧增添投资者的犹疑;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压制风险偏好;而周中两只AAA级国企信用债的违约扰乱了盈利支撑市场上行的节奏,风险偏好下行令市场承压。当前市场对于盈利修复节奏预期充分,短期信用收紧预期打压市场风险偏好,市场存在下行压力,但仍将处于震荡区间。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10月中旬以来,坚持经济均衡市场震荡的策略观点。虽然当前经济复苏持续、政策支持,但是不构成打破僵局的条件。在流动性预期逐步收紧的条件下,市场更不具备上行的动力。维持市场震荡的观点不变。从行业的层面来看,传统行业估值水平低,但没有经济前景,科技和消费行业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短期的机会均不明确。但从长期来看,科技和消费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建议长远布局。
安信证券认为,当前宏观基本面和监管环境都不支持大规模违约潮的出现,只是“刚兑信仰”被打破后市场短期预期紊乱,另外该事件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总的来说,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预期会受到一些压制,但市场对信用事件影响及货币政策收紧也正呈现出担忧过度的迹象,在恐慌消散之后,随着疫苗普及的临近、中国经济的持续修复和展望年初流动性预期的提振下,市场依然有望震荡上行。
粤开证券指出,11月15日,15国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中国主导下打造超级经济圈,相关主题迎来投资机会,有助于提振市场人气。若题材类板块能够延续活跃,将有助于市场人气的整体修复,对沪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果量能同时配合有效放大,短期震荡整理之后沪指有望再度冲击3400点阻力区域。相较于沪指,创业板指在周二、周三连续两日大跌之后,近两个交易日有所企稳,短期继续向下动能有限。即使创业板指继续下探,下方2500-2600点区域也具备较强支撑,下行空间收窄,可提前布局修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