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南东村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基地负责人周自清撸起袖子,在棚里棚外来回忙碌着,加固大棚结构。
走进大棚里,芹菜鲜嫩葱茏,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黄瓜个个顶花带刺,辣椒挂上枝头,茄苗长势良好……
周自清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是个与蔬菜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把式,在建平镇这一片,他是最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十几年前,他就开始摸索着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目前有大棚60亩,其中芦笋35亩,其他蔬菜25亩,经过多年努力,他的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逐渐成熟,种的蔬菜品相好、产量高、病害少,市场上很受欢迎,成为商贩们的抢手货。
“现在每天至少要供应一两千斤菜到郎溪本地市场,主要有青菜、萝卜、辣椒、香菜等常规菜。”周自清说,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农忙时,周自清都要请附近村民帮他一起种植蔬菜。在周自清的带动下,一方面带动农户增收,一方面解决了一部分贫困户就业。
“我在这边大棚里摘菜,主要是摘空心菜、辣椒等,一百块钱一天,一年能挣到五六千块钱。”正在大棚采摘蔬菜的南东村村民王春香告诉记者,她是去年来这里的,在这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推广特色种植力度,不断从单一传统的种植模式深入农业发展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大棚蔬菜种植、无公害大米、莲子等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建平镇农综站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将文旅项目与乡土文化、非遗传承有机结合,同时通过争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发展特色农业,让经营主体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余克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