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泾县汪春来:古稀老人依托小扫把编织“脱贫致富梦”

2020-11-27 08:38:5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上午,笔者和乐琴村干部吴银河同志来到宣城市泾县琴溪镇乐琴村贫困户汪春来的家中,他用肢体语言告诉笔者和村干部吴银河编织扫把实现了脱贫致富梦的喜悦心情。

现年72岁的汪春来,单身,泾县琴溪镇乐琴村滩地组村民,患有先天性的聋哑,属一级残疾。201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800元。鉴于该户的实际情况,该村于2014年将其户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残,并于2016年脱贫。

据村干部吴银河介绍,汪老虽然语言和听力残疾,但是坚持利用高梁杆等编织小扫把,实现了脱贫致富。村里利用电商平台、村干部代销等多种方式帮助其销售小扫把。汪老一年扎扫把的收入约2000元。汪老今年还养了100只鸡,享受家禽养殖特色种养业补助500元。享受农村低保、后备箱补助、养老金、电费补助、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贫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低保价格临时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全额资助城乡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351”医疗保障等扶贫政策。2019年家庭总纯收入9191.69元,人均纯收入9191.69元。2020年家庭总纯收入11074.77元,人均纯收入11074.77元,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致富。

“我能有这么好的生活,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我还要继续编织手工小扫把,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采访结束时,汪老用肢体语言高兴地告诉笔者和村干部吴解河同志。

陈小宝 王小丽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