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郎溪县凌笪乡:铺上“幸福路” 小康加速度

2020-11-24 11:39:2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金秋时节,驾驶在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罗市村民组的路上,路旁一片片彩叶草和孔雀草色彩斑斓,走进村内,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小径通往各家门口,路边一个个窨井盖提示着地下有通达的污水管网和弱电管网,一些工人正在对村庄设施进行建设施工。穿村而过的柏油路从村北的溧阳1号公路入村,向东出村,经过村里的白茶产业扶贫基地再融入溧阳1号公路,整条路环抱罗市村民组。

村民段国明正忙着清扫路上的垃圾。“现在这路修得好,原来是2米的水泥路,或是砂石路,出行很不方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段国明说,“现在村里建设漂亮了,路也漂亮了,以前都羡慕山那边好,现在看来,我们也不比他们差,如今我们每个村庄都通了水泥路,很多家庭买了小轿车,生活是越来越好啦!”

“下吴村是郎溪县与江苏溧阳的交界村,更是凌笪乡对接苏南的门户区。去年,罗市村民组被确定为郎溪县“315”品牌村建设点,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实施道路户户通,合理布局建设管网。”下吴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介绍,“这条穿村而过的柏油路全长约3.21公里,道路宽度为4至6米,属于新建、改建四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道路畅通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更便利了。据悉,下吴村是茶产业专业村,罗市村民组村民都种有白茶,自道路修通后,每到春茶采摘期间,白茶产业基地和附近村民采摘的鲜叶都能及时送到山下加工销售,提升了茶叶品质。“路修好了,村庄变美了,溧阳的客户都愿意到我们这来买茶叶。”下吴白茶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吴志成说,“以前山上交通不便,道路狭窄,总为运送鲜叶发愁。鲜叶采摘后要及时送到车间摊晾,不然影响茶叶品质。去年我们的美丽公路修好后,鲜叶从山上到厂里只需几分钟,客商到厂里买茶叶也方便多了。”

路通了,村庄换了“新装”,村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村庄入口,村民张建新投资40万元盖起了两层楼房。早在4年前,张建新就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但是因为村庄基础设施差,所以迟迟没有实现。去年8月,村里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大变样,张建新抓住这个机会,决定立即着手发展民宿,他把9个房间作为客房,买来了床铺等用品。“我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我们当地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同时带动和我一样在外创业的人回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张建新说。

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是改善民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郎溪县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全力打通道路硬化“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2016年至2020年,全县共投资3.62亿元,实施项目439个、835公里,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对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

郎溪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家齐介绍,明年该县计划实施农村道路扩面延伸200公里,使每个较大自然村都具备一条从村口到现有公路的最短连通硬化路,并继续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确保全县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通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同时,也加大推进村庄道路由“村村通”“村内通”向“户户通”转变,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戴丹丹 余克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曹开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