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了光伏电站,村里有了固定收入,我们可以通过村里设立的公益岗位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务工拿工资、增收入,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宣城市板桥头乡校头村张老伯领到务工工资后的感言。
光伏扶贫是一种创新性的产业扶贫模式,符合国家精准扶贫要求,又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自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以来,绩溪县先后建成16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80千瓦,分布在9个乡镇12个行政村。
今年以来,全县光伏扶贫共开发公益岗位104个,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15.88万元,组织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人员153人,发放劳务费用共27.78万元,已发放公益岗位和村级公益事业临时务工工资支出占比为90.9%,全面落实了“2020年光伏扶贫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的要求。
现在,提起光伏扶贫产业,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光伏产业在脱贫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带动我县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光伏扶贫带来的温暖,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唐亮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