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讯穿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 ,匆匆地下楼……12月6日清晨,虽然连日的气温一直走低,可是“90后”青年快递员时晓玩,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天虽然很冷,可是我心里可热乎了,我一个残疾人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也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搬进新房心里喜洋洋,努力工作的日子过得亮堂堂,在时晓玩的心里,眼下自己和家人每天过得都是好日子。“这几年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时晓玩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29岁的时晓玩是泗县屏山镇张乔村人,他在2015年秋收打玉米的时候,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左手受伤,落下了残疾。没法外出打工的时晓玩,只能在家守着土地过日子,家中虽然有十几亩土地,可是全凭着他和年近七十的父亲时茂臣耕种,一年辛辛苦苦地土里刨食,也收益不多。时晓玩与父亲带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人,挤在只有60平方的小房子里,家中的生活一度捉襟见肘。因为家庭的实际情况,2016年时晓玩一家成了村里的低保贫困户。教育扶贫、光伏扶贫、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像春风一样吹拂进这个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好转的时晓玩在2017年更是觉得阳光灿烂起来。面对笔者,他打开了话匣子:“成为贫困户以后孩子上学有政府的补助啦,家里种了花生、大蒜,也享受到了特色种养补贴。活负担减轻了,本来想着这样能攒下一些钱翻盖新房,没想到易地搬迁让我住进了朱桥社区清水湾景苑的楼房里,我一下子成了城里人!”
易地扶贫搬迁并不是把群众搬到县城就万事大吉,一搬了之。据悉,泗县本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对搬迁进城的贫困户进行持续的政策护航。进城里以后,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时晓玩的两个孩子顺利在城里就近入了学。村里根据时晓玩的实际情况,联系人社部门给他在城里的快递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上学有了好学校,务工有了好岗位,易地扶贫搬迁搬走了贫困生活,敲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政府把我生活的路子都铺好了,我再不拼命干就说不过去了。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的时晓玩并没有坐享其成。“政府可以依靠,但是绝对不能依赖,我虽然身体上不像正常人那样利索,可是脱贫的劲头一点也不少。”每天起早贪黑地送快递,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2018年,时晓玩家稳定地脱了贫。每天出门去送快递,推开门就是温暖的家和踏实学习的孩子。时晓玩觉得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最近政府把我家这将近一百平方米房子的房产证也办下来了,我心里别提多踏实了。”他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泗县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将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户安置在城区的虹乡家园、北苑家园、桃花源北区、清水湾景苑、白庙安置小区等住宅小区。目前,因易地扶贫搬迁受益的贫困群众全部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开启了幸福新生活。(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