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智能家电不仅要人性化,更要“会听话”

2020-12-10 09:54:59 来源: 《武汉晚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家住惠西小区92岁的党克勤家中的智能电器都是身在外地的子女表孝心拣最好最贵的买,功能越多操作越复杂越难记住,时不时就连基本功能都用不了。他希望应用程序图标大一点、升级少一点、把经常用的自动放一起就行。智能家电比如电视机能看中央台就行,冰箱完全不需要语音操控,他时常会出现明明喊的是电视,结果冰箱响应了,叫的是电饭煲,结果空调开了。

目前,智能家电并未展现得那么“聪明”,反而有些“愚笨”,比如经常误判用户的语音命令,导致操控出错,闹出不少笑话,令人啼笑皆非。究其原因,现在是智能家电的初级阶段,操作系统、控制单元、软件、指令等都不成熟,智能家电的“智商”还很低级,无法理解复杂的命令,只能在生硬的条件下,进行有限的智能操控。所以,在实验室、广告里看似很智能的家电,进入到千家万户的复杂环境里,就无法适应,很快暴露真相了。

不过,由于智能家电的软硬件成本高,研发周期长,零售价格也要贵很多,给厂商带来的利润很丰厚。还有一些智能家电名不符实,只是多了几个功能,贴上智能家电的标签,价格就涨了一截。而且,现在部分厂商并未真心发展智能家电,也没有多少技术能力,只是看中了这个行业的风口,想借着风头赚快钱罢了。由此导致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产品只是徒有其表,并未达到智能标准,乃是在炒作噱头,忽悠消费者赚取暴利。

从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尚未成熟、标准未统一之前,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需要耐心研发探索。因此,厂商不宜急于求成,不要忙于炒作概念,应稳步夯实技术基础,了解用户真实需求,推出最适宜的产品。比如,智能家电功能不必太复杂,应遵循人性化、简单化,让用户能够实现“傻瓜式”操控;提高产品的语音命令识别率,减少识别错误等。由此,让用户更轻松、更方便,才能凸显智能家电的好处,从而逐步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江德斌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