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书写远方

2020-11-06 09:34:4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曾在墨香中迷茫彷徨,也曾执笔书写远方。

——题记

窗外有几丝热风掠过耳畔,轻呓着过往。于那蝉鸣不休的盛夏,我乘一缕风,在记忆间漫溯。

我兀自站在桌边,沉默。

“这里又写错了!你这个捺,怎么一点精气神都没有?”老师紧皱着眉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可是泪水在眼角打转,一点点地,视线朦胧了,已然不见最初的模样。我紧紧揪着衣角,嘴唇颤抖,沙哑地、缓慢地吐出“老师,我……我不想学毛笔字了。”空气凝结了一般,老师抚摸着墙壁上挂着的字画,摇了摇头,伴着几分无奈,他言:“只是几个小错误嘛,改过来就好。可是啊,这学书法的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这文化传承的路上,也不是。”

那时,早已无心听蝉鸣,亦无心看窗外风景,只记得那番话了。他说,毛笔字是一种文化,写毛笔字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尊重。他说,愿意耐下心来写毛笔字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他还说,对初心的坚守,也真是少之又少。

我听着,在老师的眼中,我仿若见到那份传统文化的初心,那一份,所谓的坚守,渺茫的,空灵的,隐隐约约。如远处的灯火一般,闪烁着,一遍遍。“老师,我继续学!”

我执笔,书写远方。

在一盏盛着墨的碟子里,我将一支大小正好的笔,沿着边缘浸漫墨后,轻轻在底部划了几笔。一点,是如玉石般,恰到好处的圆滑。随即顿笔稍作停留后,又拉出一道微斜的横,隐隐约约几丝飞白像春日的细雨跳动。回锋亦迅速,白净的宣纸吮吸着墨香,印记着纯黑的笔画。或是一个抬笔,或是一个停顿,或是一次转锋,点横呼应,包罗万象。当毛笔遇见纸面的那一刹,文化便开始继承发扬;当停笔墨干的那一瞬,热爱便开始奔腾流淌。

横竖撇捺皆乾坤,眼中笔下是远方。

“写的不错!”当老师的眼角溢出星点的喜悦,心,也不由地在墨的深处栖息。

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华夏风貌五千年,文化是烛光,越泥沼、写四方;文化是玉笔,指山河、书胸臆。这一份传承旖旎走过无数朝代,也曾被摧毁过,一如李太白所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却也听诗仙颂下“天生我材必有用”,风华中,含着微笑,世代相传。

于缱绻的墨香中,我曾迷茫彷徨,但也曾在风雨里执笔书写远方。

合肥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九8班 郎一帆 指导教师 孙全银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