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别让“代拍秒杀”给“双11”网购添乱

2020-11-02 09:28:0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双11临近,各电商平台陆续上架低价限量优惠商品,也让隐藏在背后的一条“代拍秒杀”产业链浮出水面。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存在大量收费1至50元的秒杀代拍服务,有商家承诺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在0.05秒内拍下指定限量商品。此外,如果顾客想要自己动手操作直接秒杀,也可以购买8元至100元的“抢拍器”。(11月1日《南方都市报》)

虽然“代拍秒杀”提高了消费者“秒杀”商品的成功率,但因其隐藏多重风险,且已涉嫌违法,当引起监管部门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首先,“代拍秒杀”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目前网购账号都已实现实名制注册,消费者的购买记录、收货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泄露后,一旦被不法者利用,很可能会有目标地进行“精准”诈骗或发送诱导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消费者利益受损。

再者,通过第三方“代拍秒杀”,有违交易公平,损害了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扰乱了网购市场秩序。此外,商家推出“秒杀”活动,本身是为促销积攒人气,并为此付出了一定成本。然而,消费者购买“代拍秒杀”服务,或者直接使用“抢拍器”等专业软件进行抢拍,使得商家无法达到活动所期待的促销效果,进而打击了商家提供“秒杀”商品的积极性,最终受损失的依然是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代拍手段主要是利用程序非法侵入或控制计算机系统,这样的手段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条规定的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可见,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电商平台,均应采取措施予以规制,别让“代拍秒杀”给“双11”网购添乱。换言之,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叫停“代拍秒杀”服务,关停“代拍秒杀”服务平台。继而,国家层面出台新的限制性规定,明确禁止“代拍秒杀”交易行为,使监管部门打击网购“代拍秒杀”行为,执法更精准、更有力。

张西流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