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乘着诗意和想象的翅膀飞翔 ——《马兰的歌声》书评

2020-10-30 09:58:5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家徐鲁和青年画家葛欢欢合作的《马兰的歌声》,是以一代革命家、新闻家邓拓长女邓小岚在革命老区马兰村义务音乐支教16年为素材的原创绘本作品。从新闻事件到原创图画书的转化,对于图文创作者而言绝非易事。作为《马兰的歌声》的责任编辑,我相信《马兰的歌声》为拓展儿童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故事的发生地河北阜平是革命老区晋察冀边区首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和平、追求多元文化交互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是一部集中展现党和国家倡导的教育扶贫所取得优异成果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邓小岚女士作为革命家的后代,她用音乐改变乡村,原初感恩的心演化为一种责任,她身上是无数行胜于言的共产党人的缩影,是大家学习的共产党员楷模,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以何种角度去叙述这个具有丰富意涵的故事,需要作者深入故事,细致把握,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意象再进行描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质地的工作。文字作者徐鲁老师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凭借着丰富的出版创作经验,他不仅仅只关注文本,对于图画书的整体呈现,辅文的编排,甚至内文字号的大小,都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在和编辑不断地沟通、讨论后,他数次修改文稿,最终的定稿文字简约、诗意、朗朗上口,寥廖数语将邓老师和马兰村的故事铺陈而出,体现出了超强的文学控制力。

凭着对文本的感受和内心的直觉,我们将画风从一开始就定为写实主义风格。几经辗转,找到了与这个故事高度契合的绘者--青年画家葛欢欢。她的水彩画作品画风温暖、细腻,有着远超过同龄人的领悟力和洞察力。感动于邓小岚老师的故事,她开始了她的第一本原创绘本创作。创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到关于马兰村的图片资料,力求严谨,让画面葆有最真实、自然的感染力。从第一版的分镜图,到最后一张正稿的细部修改,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是编创团队在这两年间或陆续沟通或集中讨论、打磨的成果。

《马兰的歌声》最终创设了一种颇有深意和韵味的文图关系。有的画面,文字作者甚至不著一字,完全由图画来表现,韵味全在图画中。这样的设计匠心独具,在一幅幅细节丰富的画面中,增添了更多视觉发现的乐趣。对于儿童读者而言,除了音乐的感召和艺术熏陶之外,还增加了训练他们视觉观察力、开拓思维的功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通过画面中的小细节,小读者们会更愿意主动去了解红色马兰的历史,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郭超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