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屈原:第一诗人

2020-10-26 09:40:4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则当推屈原。《文心雕龙》盛赞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屈原曾是贵族出身,同时又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表达者。屈原有时追问宇宙,追问历史,如《天问》;又有时想象瑰丽,古典庄重,如《九歌》;有时则感慨身世,心怀家国,如《离骚》。

提到屈原时,我们对他的印象总是那么阳春白雪,总是那么浪漫不羁,总是那么忧国忧民。时常,我们还不免想起《屈原列传》中的那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想到他“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从一般的情理来看,“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夫的建议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在屈原自沉以前,就有人曾经劝告屈原妥协于世俗:“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但屈原的态度,是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的清醒;是“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的决心,他拒绝随波逐流。

屈原忠君爱国,却身世坎坷,他的经历堪称悲剧。但是,屈原的个性是正直的,人格是伟大的,灵魂是干净的。哲人帕斯卡尔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正在追寻的人和放弃追寻的人。”屈原,就是一位持续追寻的人。他所追寻的,既不是先王之道,也不是治世之方,而是不断地叩问自己的正直、自己的良心,追问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说:“屈原是一位执著、顽强、忧伤,愤世嫉俗的真理的追求者。《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热忱炽热,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

有人说,屈原是爱国主义的诗人,屈原所爱之楚国,却最终被秦国一统,这是否是一种悖论?当然,我们须知:“政权”与“天下”的概念,是根本不同的。“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权虽然更迭,但是天下实则未亡,文脉一直未断。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寄托对屈原的无限哀思。我觉得,屈原首先是浪漫主义的。屈原的诗歌包裹在丰富的情感和层层交织的想象之中,充分地彰显着狂放的意绪、原始的活力和先民们的天马行空。其次,屈原又是现实的。他以热切的眼神观察着民俗民生,关注着脚下的方寸土地。

今人读起屈原的作品,则难免有一些佶屈聱牙之感,真正理解屈原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是一种注定,屈原的灵魂注定是孤独的,曲高必定和寡。这也就注定了屈原在文学史中高贵的地位。当然,屈原在精神上有孤独的一面,他的创作也同样是民族的、大众的。对先秦文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不能够理解这一点,甚至走入它的反面。

屈原从未远去。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断追寻着屈原的脚步,在人生的坎坷不平中,上下求索。

洪晨升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