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张仃欲送毕加索门神

2020-09-16 15:03:0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刘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仃是从画妖魔鬼怪、寺庙塑像等民间艺术品爱上绘画的。由此,他对那些死板的写实主义不太感冒。张仃在北平读书时,深受张光宇的画风影响,对其高超的艺术技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因这种艺术之缘,1936年张仃漂流到南京,卖文为生,在张光宇的发现提携下,一举成名,迎来第一个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喜欢上毕加索,实际上是后来的事。黄永玉认为他的画是“毕加索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与中国民间风格”的结合。

张仃曾经比喻:画家在纸上作画,好比斗牛士斗牛。把作画和斗牛联系在一起,说明作画在张仃心目中绝非文人墨客的游戏和消遣,而是生与死的博弈,是激情、力量、技术和勇气的通力合作。如此大胆想象,在中国画家中恐怕绝无仅有。

1956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由张仃担任中国馆总设计师。他一直想拜望毕加索,就是没有机会。5月,正好有一个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巴黎,团长是化学家侯德榜。张仃接到文化部的电报,奉命加入该团,一入团他就提议:去法国南部戛纳拜访毕加索。

他为毕加索准备了两件礼物,木版水印的《齐白石画集》和杨柳青门神版画。可团中的一位女政工干部认为门神年画是封建迷信,最后只送了《齐白石画集》。毕加索非常高兴,把他一本刚出版的画册送给张仃。

沈治鹏 据《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