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文化丰饶的古徽州:状元进士甲天下

2020-08-13 15:51:4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李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刚刚经历高考的年轻人和家长们正在翘首以待,等待着代表考生十几年努力拼搏的高考分数,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之一,高考成为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大事”。

在古代科考根据成绩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诗言“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金榜题名,执笔书写出别样的辉煌,从来都是考生与家长朋友们最殷切的期望。

状元是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物,在封建社会,若是有学子能考上状元,那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状元多么受人珍视,从来不用多说。

而在许多年前,古徽州的一个小县城里,状元却成了一个人们见怪不怪的“小人物”。这不是因为当地的人们无知,恰恰相反,是因为在那个小县城,状元实在太多!

不得不叹的状元县

这个对状元见怪不怪的小县城,就是古徽州休宁县。历史上,这个小县城曾出休宁籍状元多达十九人,堪称中国科举史的传奇,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在清代,休宁县作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便以科举文化闻名遐迩。她虽偏居皖南山中却书院栉比,山水育人,藏书丰富,人文荟萃,教育发达,科举兴盛。“交通枢纽重地、徽州文化宝地、休闲养生胜地、特色农业基地、宜居宜业福地”说的就是休宁。

这块文化宝地,只是文化丰饶的古徽州的一个缩影。

不能不爱的古徽州

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徽人更是好学,学而优则仕、则商,因而产生徽商,商而富有兴学,铸造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古往今来,竟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就出自这儿:世界第一卷尺、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中国第一个徽班、中国第一个获得35个名誉博士头衔的人、中国第一代围棋国手......早在宋元时期,古徽州就已跻身全国教育发达的区域行列。

“永嘉南渡”、“安史之乱”,加之北宋后期的战乱,使得大批的文人之士纷纷南逃,青山绿水、与世俗尘埃相隔绝的徽州成为他们理想的安生立家之处。

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文人雅士提供了静心思考的场所,还为他们的才思的释放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徽州教育迅速发展。他们甚至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高度。

不可不去的书画小镇

若问起如今的古徽州小巷间是否还是书香阵阵?答案依旧是令人雀跃的。这片山与水组成的徽州,一如以往的大气、精致,宛如一幅潇洒鲜活的墨画,风情万种,惬意怡然,在山水之间,翰墨流妙趣。

探访其间,若偶然发现一座黄山中国书画小镇,被黄山的云雾浸染,被人文滋养,与中国古代悠远深刻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这书画小镇,天地一隅,轻松悠闲地漫步于新安江畔,脚踏青石小路,远观翘檐瓦屋。

听虫鸣鸟叫、看绿树花香,告别手机游戏,让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和玩伴。与熟识的老邻居一起下棋、散步、钓鱼、种花,串门、聚餐......

无论是书卷掩映中的状元县休宁,还是山清水秀间的黄山书画小镇,古徽州山水的烟火气中,从不曾不失去她的诗情画意。

探访古徽州,寻找是那片古色古香的模样。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