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徽州区呈坎镇石川村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中草药、光伏发电等带贫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12月15日,走进呈坎镇石川村的中草药基地,30亩的基地内,种满了蔓荆子。“在项目建设前,这里还是一片高低不平、杂乱无序的农田。后来政府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引进了中草药种植项目。如今,昔日的低效益荒田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田。”石川村扶贫工作队专干余重远介绍说。石川村的中草药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委会与龙头企业签订6年合作协议,村集体每年有稳定3万元的收入,贫困户也可以通过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增加收入。
除了中草药扶贫基地,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石川村里还实施了120kW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并利用“异地办厂、原地纳税”政策开展招商引资获得税收分成。经过几年努力,石川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据悉,2020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税收分成、建设两期光伏电站、两期种植业基地和上舍旅游资产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30万元。
连心同攻坚,携手奔小康。在脱贫攻坚中,石川村从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到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长久之计。在石川村村民洪玉良家中,笔者看到洪玉良正准备将顾客定制茶叶打包装箱。“以前主要靠驻村干部帮我搞产业扶贫,香榧种植、茶园补贴,还有低保、健康扶贫,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再后来,驻村干部一起帮忙搞茶厂,增加了收入,今年特别多,都有两万八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决胜脱贫攻坚,发展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是重要抓手,也是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长久之计。截至目前,石川村28户42人全部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增长到2020年的1.7万元。(闫艳 程曦 施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