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坚持把完善基础配套、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强基础、兴产业,合力攻坚,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箬坑乡红旗村是典型的深山贫困村,这些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眼看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但红旗村却遇到用电难题。
箬坑乡红旗村农家乐经营户 王琳霞
“客人一住满,空调一打开全部会跳闸,顾客就要退房,退房口碑就不好了。”
去年,祁门县实施了原水电供区贫困村电网改造项目,着力解决供区户均配变容量小、电压低等突出问题,仅在红旗村就投入86.6万,改建高低压线路2千米,新增400KVA、200KVA变压器各一台,改造低压用户66户,用电问题的解决让村民发展生产更有底气。而在柏溪乡西溶村溶源组曾经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通信网络质量差、与外界沟通不畅,影响着村民生产生活和贫困户脱贫增收,即将开工建设的移动通讯信号塔,让群众对今后发展有了新的期待。
柏溪乡西溶村溶源组村民 方新建
“以后再也不需要考虑信号差的问题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打电话了。”
据统计,去年以来祁门县累计投资3078.8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07个,涉及乡村道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住房保障和质量提升等多个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让群众的各项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年47岁的胡接春是祁山镇芳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一度困难,如今胡接春在扶贫政策支持和扶贫干部帮助下办起了养殖场,去年养殖的土鸡已达到6000多只,毛收入超过10万元。
祁山镇芳村村贫困户 胡接春
“今年准备扩大养殖,也希望带动附近的残疾人、贫困户,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祁山镇芳村村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 王军锋
“我们将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风貌,走出一条城郊休闲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转变。”
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带来了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动力,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致富能力的目标,祁门县坚持因地因户制宜、综合施策,持续加大茶产业、乡村旅游、畜牧养殖、特色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发展力度,着力增强脱贫攻坚“造血”功能,祁山镇芳村村的城郊休闲农业、历口镇深都村的红茶产业、闪里镇文堂村的“美丽经济”、大坦乡光华村的中药材种植等成为祁门县产业脱贫显成效的代表。
祁门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 余智辉
“选准有区域特色优势、市场前景的项目,采取贫困村产业联建方式,取得了村集体收益、贫困户受益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同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祁门县正立足县情实际,强化精准施策,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积极发挥帮扶单位作用,持续抓好扶贫队伍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扎实开展问题排查整改,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祁门县副县长 相友高
“我们要全力抓好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陈艳军 桂婷婷 微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