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孙楠楠 韩佩东) “摘菜、处理、装袋、打包……”走进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魏庙村祝晨家的温室大棚里,20多名村民正忙着收获莴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给原本空旷寒冷的田野增添了几分暖意和生机。
“一天能挣60多元,走货多时,能挣100多元。”在莴笋地里,正在收割莴笋的贫困户冯丽说道。她今年64岁,平时就在大棚里干活,工钱一天一结,从不拖欠。虽然挣得不算多,但一年下来也有4000多元,她很知足,也很高兴,毕竟这些钱是额外收入。在家门口挣钱,不但方便,也能顾家。
在不远处的大棚里,四五个村民正在用喷雾器给刚出苗的莴笋打农药,“我们两个人搭手干,既省力又节省时间,一天能挣个100多块钱。”贫困户张玉兰说道。
“目前收获的莴笋是第二茬,我们种的莴笋不愁卖,也不急着销售。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走两车。感觉价格合适时,才多走两车。”正在旁边协助村民装莴笋的大棚负责人祝晨介绍道。她家种植的蔬菜主要是良种蔬菜,不但色泽好,而且品质上乘,尤其是他们种植的水果萝卜,很受消费者青睐。
“不急着销售,最近雨雪来了,蔬菜好存放吗?”魏庙村村两委干部在走访时问道。
“我们种的蔬菜不需要专门存放,不销售时,就一直在地里长着。”祝晨自豪地说,“大棚里的温度控制的好,莴笋一直在地里长着,不但口感好,而且新鲜,同时也节省了存放成本,一茬接着一茬,能持续到一月份,然后会接茬种上土豆、花菜等蔬菜。”
当被问起温室大棚种植的收益时,祝晨笑着说,收益还不错。祝晨介绍到,大棚种植占地25亩,除去土地流转费及化肥、农药、人工、运费等,一年下来能收入10万多元,比种传统作物高出近4倍。
谈起今后的打算,祝晨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高兴地说。明年,她计划再流转20多亩地,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以上,同时带动有种植意愿的村民种植订单蔬菜,大家共同致富,一起奔小康。
据了解,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五沟镇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大力鼓励引导村民种植红薯、花生、蔬菜等特色作物。目前,五沟镇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助农增收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