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讯 12月12日是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一月一度的“固定扶贫日”,吴井村党总支书记马香龙当天走进贫困户王芹家中,进行脱贫攻坚走访,并带来了八宝粥、饼干等食品。
双堆集镇按照“三贯彻、三聚焦、三落实”的总体要求,确定每月12日为“固定扶贫日”,要求全镇脱贫攻坚“双包”单位、各级帮扶责任人,集中开展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及其他困难户,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夯实稳定脱贫根基。
近年来,双堆集镇以夯实脱贫路为脱贫攻坚出发点,以永久拔穷根为脱贫攻坚落脚点,镇村扶贫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九大工程”相关部门,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精准发力,积极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双堆集镇把产业扶贫作为提升贫困户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以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为目的,在招大商的同时,也招小商,不断培育“小老板”,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鼓励投资兴办加工基地、扶贫驿站、小型加工作坊。
寒冬时节,走进双堆集镇罗集村就业扶贫车间,只见60多名工人正全身心投入到赶制雨具的工作中。“你看,这里解决了20多名贫困户或边缘贫困户就业。”濉溪县鑫顺雨具厂负责人王娟介绍说。2017年下半年,罗集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万元,在废弃的学校里建设扶贫车间,引进雨具制衣企业投资1000万元新上设备等生产线。2019年,这个厂加工各类雨具2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有了这个厂,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子女上学、赡养老人都没后顾之忧,而且收入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谈及解决就业问题,正在缝纫雨具的贫困户吕海凤深有感触地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心里特别踏实、温暖、幸福。”
碧绿的叶子、雪白的花瓣、鲜红的草莓……双堆村扶贫产业园的大棚里,草莓长势喜人。种植户周辉以交纳租金、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方式,接管了这个村扶贫产业园,经过多方考察市场,投资20万元购进优质草莓品种,把9个日光大棚全部种植上草莓。据了解,现在草莓已经上市,一直可采摘到6月前后。周辉告诉记者:“预计一个大棚的收入3万多元,一季草莓总收入超过30万元,还能带动9人就业。”
“三年来,全镇先后引进服装、电子、口罩、草莓等加工企业16家,让18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双堆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西凤介绍说。
双堆集镇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脱贫致富基础,积极协调相关培训机构,开展创业意识、脱贫技能、岗前技能、电子商务、种植养殖等培训18场次,参学贫困户、边缘户、普通群众达500余人次,使分散的农民个体尽快成为适应集体生产合作和现代企业生产需要的新型劳动群体,把3个贫困村的人口资源,变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香饽饽”,让一大批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实现稳定收入、稳定脱贫。
双堆集镇立足农村实际,在抓产业、上项目上做文章、出实招,积极实施“稳定脱贫”工作措施,推动“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人一措施”扶贫模式,突出“造血式扶贫”,先后5次组织贫困村干部、贫困户代表到周边乡镇参观学习,考察产业发展,寻求合作机会,为530余名贫困人口提供公岗、辅岗就业扶贫岗位。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调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双堆集镇还通过典型事迹示范引领,使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艰苦创业、勇于脱贫的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该镇组建镇村扶贫政策宣讲队,自编自演节目,采用大鼓、快书、小品、戏曲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好人好事、身边的典型事迹;开展“最美励志贫困户”评选表彰活动,在全镇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吴永生 范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