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徐峰) 发展产业就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火神庙村不断探索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以发展养殖白玉蜗牛扶贫产业为依托,探索出一条适合该村脱贫发展的新路子。
在濉溪县火神庙村80亩的白玉蜗牛养殖房内,贫困户赵兰英正在为白玉蜗牛喂食喷水,一只只蜗牛悠闲地伸展着懒腰,身同白玉,触角晶莹剔透,特别招人喜爱。
“我每天在这里养殖蜗牛,活不重,每月工资1500元,还能照顾家庭。”火神庙村贫困群众赵兰英兴奋地说。
火神庙村蜗牛养殖源于村民张强,他是个物流企业驾驶员,早些年经常到上海、浙江、广州等地跑运输,在送货途中,无意中到浙江蜗牛市场去看看,心细的张强就向长期在杭州居住的老表打听蜗牛的相关事宜,在他老表的引荐下,接触到了蜗牛养殖项目,并到蜗牛深加工基地去观摩考察,听技术员介绍蜗牛养殖投资较少、饲养简单、养殖期短、繁殖迅速、发病率低、适合在家养殖后,当时他就有下定养殖蜗牛的决心。回家和妻子商量后,就投资建了两个塑料大棚,引进了10万只种蜗牛开始养殖。
谈到蜗牛养殖经验时,张强讲起来头头是道:“蜗牛的饲料很容易得到,各类菜叶、水果皮、西瓜、南瓜等,都是它们喜欢吃的,只要你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养殖起来就非常简单。我之前养了2万多只白玉蜗牛,一只白玉蜗牛近4个月就能长成35克左右的商品蜗牛,一斤白玉蜗牛成本价约2元钱,成年蜗牛能卖15元左右,年收益相当可观。”
火神庙村为打造“一村一品”主打产业,村两委积极研究谋划产业发展项目,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征求群众意见,看到张强试养蜗牛的成功,争取了60万元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村级配套20多万元,建设了50000多平方米蜗牛养殖基地,聘请张强为技术员,引进100多万只蜗牛苗,上马白玉蜗牛养殖项目,吸纳了10多名贫困户就业,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8万元。
据悉,白玉蜗牛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基本为零,含20多种氨基酸,在南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具有医药保健作用的药膳珍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种蜗牛成熟期短,繁殖速度快,生存率高,养殖成本低,一只成年蜗牛年产卵1200粒左右,幼稚牛饲养6个月就可以产卵,养殖门槛低,技术简单,无污染,只要注意保温和保湿,非常适合淮北地区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