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我种植的水果萝卜亩产1万余斤,亩收入1万多元,加上种植的豆角、西红柿,一年可获纯收入10万余元。”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北湖南村村民周鲁先一脸兴奋地算着自己的收入。
濉溪县五沟镇北湖南村水稻种植基地
今年52岁的周鲁先是个地道的农民,在濉溪县五沟镇北湖南村“两委”干部的动员和支持下,他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现在的6座温室大棚,夏季种植优质西瓜、辣椒、茄子等,当西红柿等蔬菜卖完后,接茬种植水果萝卜、大白菜等,同时他还在大棚里育蔬菜苗出售,以增加收入。周鲁先用心打理着大棚,家庭年纯收入上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五沟镇北湖南村充分利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鼓励群众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并组织群众到周边乡镇的特色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邀请农业专家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对有意愿的群众进行产业技术培训。同时,利用“整村授信”金融贷款服务群众发展产业,主动做好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五沟镇北湖南村探索的村党支部+金融服务+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大大激发了群众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目前已发展20余户菜农种植优质蔬菜,且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利用土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把洼地利用起来发展水稻,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队。”北湖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只有走产业发展之路,才能拔落后之根,也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孙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