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面皮,手工面皮……”随着清脆的吆喝声,时不时有村民走向朱书平的面皮车,朱书平就忙于为他们用绿豆芽、黄瓜丝、辣椒油、面筋等卷好面皮,递给顾客。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丁楼村的朱书平夫妇自主创业—学做手工面皮,成就了脱贫致富梦想,过上了富裕生活。
朱书平,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丈夫张厚良因年轻时在窑厂搬运砖头,腰脊椎严重变形,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仅有的2亩承包地被涉矿采煤搬迁村庄所征用,所得的2万多元的征地款早已花费殆尽,没有了承包土地,仅仅依靠她和丈夫张厚良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特生计,负担两个女儿上高中在校读书的各项费用,生活十分困难。
2015年,朱书平家经过申请、评议、审核、公示等严格程序,朱书平一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书记汪跃士成了她家帮扶人,从此一项项扶贫政策给她家带来了实惠,让她家看到了希望,同时也鼓起了干劲。
在帮扶人汪跃士的帮助和介绍下,朱书平免费学习了面皮加工技术,在学习时,不仅虚心、善于专研,还不怕脏还不怕累,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熟练掌握了面皮的加工技术,随后借钱购买了做面皮的设备,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做好面皮后,上街购买土豆、绿豆芽、黄瓜等蔬菜,起先骑着脚蹬三轮车,在刘桥中学附近摆摊,有时到沿街卖一些,由于她做的手工面皮所卷的蔬菜味道独特可口,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一个月下来,每天销售收入平均200元以上。一年后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光荣脱了贫,她的干劲更足了,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冷下雪天气,她都坚持出摊。
2019年春,在帮扶人的帮助下,朱书平办理了工商登记,并获得了5000元的创业补贴,尝到甜头的朱书平的干劲更足了,为增加收入,购买了电动三轮车,不但在刘桥商贸街增设一个面皮批发零售摊点,自己还在下午和傍晚时间骑着电瓶车流动卖面皮,收入明显的得到了增加。脱贫不忘回报社会,今年春季疫情期间,朱书平让丈夫到村委会捐款500元,助力丁楼村疫情防控工作。
“多亏党的扶贫政策和汪书记的帮扶!如今,我的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一个在省立医院工作、一个在凤阳县财政局上班,小女儿也已结婚。现在我俩卖面皮的年纯收入人均要超过3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生活虽不富足,但也有盈余。”说起现在的生活,朱书平和丈夫张厚良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