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感谢党的好政策,可政策再好,如果自己不肯干,等靠要,指望别人帮助,是不能过上好日子的。脱贫致富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实干。”赵秀华深有感触地说。
近日,见到赵秀华时,她正在濉溪县刘桥镇商贸街上卖自家地里种的菠菜、茄子和玉米等农产品,如今的赵秀华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越干越带劲。然而,在五、六年前,她家的生活还是十分艰难的。2014年,由于丈夫刘贵仁第二次做脑瘤手术,她要整天陪伴,不能干活,大儿子在合肥高校上学,家庭没有什么收入,全靠小儿子打点零工收入,日子过得十分煎熬,当时真是度日如年。回忆起那段岁月,赵秀华时不时抹着难过的眼泪。
及至2015年,她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因户,丁楼村的村干部对她家进行了帮扶,根据她家的实际,村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为她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通过健康扶贫、社保兜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一系列政策帮扶,使她家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6年顺利地脱贫了。经过她一年多的悉心照顾,丈夫刘贵仁的病也逐渐好了起来,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被安排到公益岗位上,干些轻微工作,月收入800元。其大儿子也已大学毕业,被安排到外地一家企业工作,他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家里,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家里,和弟弟一道干起水电工,每人每天收入200多元,如今二儿子也盖上楼房结了婚,小孙子也上了学前班,除去家里各种开支费用,家里年净收入近100000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小康路。
2019年春,在帮扶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赵秀华和丈夫刘贵仁不怕苦不怕累,建了5个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种植,先后种植西瓜、玉米、蔬菜、豌豆等作物,为此,她家获得了5000元的特色种植扶贫补贴,尝到甜头的赵秀华干劲更足了,家里添置了电动三轮车,为增加收入,不论严寒酷暑,她们不是在地里忙活,就是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刘桥菜市街摆摊卖菜,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这两年通过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使赵秀华一家走上了脱贫之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摘掉贫困的帽子后,更是心怀感激,不忘党恩,激励着她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赵秀华告诉记者,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不等不靠,勤快肯干,就能实现早日脱贫致富。脱贫路上需要帮扶,更需要自身的努力,贫困面前有志更要有智,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生活。
徐峰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