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产业扶贫对稳定脱贫的重要性,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菊花种植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有着传统的菊花种植文化和经验技术,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多年来,四铺镇依托菊花种植产业优势,“对症下药”,探索“花卉产业+”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种植,联盟营销等方式,助力乡村强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菊花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管护、除草、栽苗都需要劳动力,眼下正是菊花盛开的黄金季,四铺镇新庄村菊花基地内,十几名农户正清除杂草、精减花头,一派繁忙景象。四铺镇新庄村贫困户刘秀云说:“自己在基地打零工有二、三年了,因为没什么技术,身体又不好,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花卉基地离家近,在这帮忙种种花、施施肥、做些修剪工作挺好的,活也轻松,按小时算,一天下来能挣50到100元不等,一家人基本生活是没问题了,现在就想着也能学点种花技术,自己种植,多增加点收入,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花农牛孝芹的菊花种植基地,她正忙着帮顾客挑选菊花,现在是菊花销售的旺季,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菊花小镇游玩、拍摄、采购菊花,“菊花小镇”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牛孝芹告诉记者,她从1992年开始种植菊花,从零散的种植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亩,种植品种繁多,既有观赏菊也有可采摘的茶菊,花卉销售方面,有老客户批发订购,也有单位、散户购买,平时每到节假日,还承接大量展览、造型等布展工作,设计各种花色造型,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四铺镇新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新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方明华介绍说,之前新庄村因为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2014年被评为贫困村,村两委通过发展传统的菊花种植,把散户集合起来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30多家种植大户加入,带动了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同时村里还建设了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实现了“村有产业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2016年12月新庄村率先从贫困村中出列,今年还被评为省级美好乡村。下一步村里将依托菊花特色产业种植,延伸菊花产业链,打造乡村旅游,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
菊花催开了民生福祉,也催开了幸福指数。近年来,四铺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开展“四带一自”扶贫模式,把专业种植大户和有意愿发展菊花产业的贫困户吸纳到合作社,加强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不断做大做强菊花产业。同时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到村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目前新庄村花卉基地种植菊花2000余亩,苗木温室大棚约200多栋,年收入1700余万元,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带动了大批量周围群众脱贫致富。
“四铺镇是传统农业大镇,目前正在打造“东有菊花,西有西瓜”的产业布局。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专项资金拉动、镇政府自身积极推动,多渠道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产业成效,擦亮“花卉、西瓜”名片;同时多方拓宽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平台,为四铺镇经济活力注入新动能,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真正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四铺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任鹏表示。
(侯晓莹 张峰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