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家住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留古村的90后小伙王震毅然放弃在国外高薪的工作,决然回乡创业,为家乡脱贫攻坚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
10月26日,在濉溪县留古村家庭农场里的枝头挂满红红山楂的树下,记者见到了返乡创业的村民王震。
2019年8月,在刘桥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下,王震申请注册了濉溪县留古家庭农场,是一座集养殖、种植、农业综合开发、旅游开发、亲子研学乐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场。
返乡创业建设家庭农场
王震在江淮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设计专业毕业后,到日本爱知大学深造学习日语,这个农村的孩子深知家庭的不易,在学习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交流,从农产品门店经营到农场生产管理他都进行了参观实践,实地考察了日本“农场+产品门店直营”的营销方式,且每个农场在全国都有多家直营店,这种直营方式减少了营销中介,使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于是就作了回家创业的计划,本可以在日本就业获得高额薪资,可他带着自己在日本勤工俭学剩余的近60万元回到了家乡,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诉说,得到父亲的支持后,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帮助支持下,借了10万元的小老板创业贷款,流转了70亩的土地,如今农场总投资额达180多万元,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在农场里主要开展绿色种植莲藕、石榴、苹果、山楂、枣树、杏树等果树和古木,又种植了本地时令蔬菜和瓜类,还养殖了本地鸡、鸭、鹅、鸽、鱼等家禽,而且在农场里兴建了10多间茅草房,房前陈设了农耕用具石磙、耢石等,在藕塘里搭建了观景亭、木桥和钓鱼台等,来到农场不仅能体验到农耕文化,还能体会到亲子乐趣。
吸纳贫困村民就业促脱贫
“我60多岁了,到外面打工也找不到工作,还有个生病的孙子需要照顾,我有空就在这个农场干,每天60元,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孙子。”贫困户张秀云说。
像张秀云一样在此就业的贫困户还有40多岁的董矿云等四、五人,她有个小孩在上学,有空时就到王震农场里干活,每天80元工资,傍晚结算,一年算下来,也增加了上万元的收入。王震还打算推广日本的半日制工作管理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在农场务工的同时,不误照顾家里。
从19年注册以来,我和父亲及工人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留古家庭农场以新美学农场身份,预计明年三、四月份春季春暖花开之际,可以全面建成开园,相信有机绿色的生产、新的创作理念、地地道道的农副产品,以及集本地和外地上百家农场之长,建成的集旅游娱乐、休闲科普和亲子研学乐园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农场,必将受到市县居民的青睐,农场里将吸纳本村及周边一百多人就业,特别优先吸收贫困户就业。王震说。
他打算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直营店”的生产营销模式,在多地建立直营店,通过微信群,把周边特色种养殖户都拉进来,按照顾客的需求,随时带领他们就近就地去进行采摘、亲子游体验活动,辐射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同时,为贫困户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相信只要把事情做的好,服务到位,产品做的真、做的精,留古家庭农场定能深受市民的欢迎,具有超越别处,起到带头作用,也会让更多的村民通过自家农副产品或服务收益致富。
就这样王震凭着生他养他的乡村情怀,利用在国外所学回的生产经营模式回国创业,在家乡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创造自己的一片美丽蓝天。
徐峰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