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小小红薯能成为“脱贫明星” 抵达濉溪县临涣镇之前,记者心里还犯着嘀咕:那可是以前顿顿当口粮吃,吃得胃直酸的东西啊?可是,当站在临南村红薯地里,听完村党总支书记算过一番精细的“扶贫账”后,记者释然了,千万不能再小看这“土疙瘩”了,它已经变身贫困户致富的“金疙瘩”。
国庆前夕,临涣镇临南村中药材扶贫种植基地里,满地的红薯排列成行,个个饱满,村民们正在采挖、分拣红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我们在基地一共种了25亩红薯,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为1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务工机会。”临南村党总支书记刘锦法说,现在正值红薯的收获季节,这几天正在忙着采收。
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临涣镇从发展产业入手,引导能人、大户组建产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扶持农民发展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据了解,临南村民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由村集体流转村民240亩土地,集中种植丹参、红花、决明子等多种中药材。种植基地内亩产效益达6000元以上,净利润每亩2200元左右。合作社成立以来,与农户签订订单,从种植、管理、采挖、收购等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推进精准扶贫。
今年,受到汛期降雨影响,为弥补临南村中药材基地的损失,临南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利用基地沟边薄地,在基地四周外围种植龙九红薯。为提高种植红薯技术,刘锦法多方联系到种植红薯的专业人士,多次到现场基地传授红薯种植技术,讲授市场前景和优势。同时,村“两委”跑市场、找客户,为优质红薯找销路,在红薯丰收之时,由公司上门收购,解决了基地销售的后顾之忧。
今年红薯丰收,亩产4000斤左右,按每斤0.7元收购,亩均收入在2800元以上,仅红薯一项全村增加集体收入7万元以上。(吴永生 褚子威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