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入秋后的濉溪县南坪镇已进入收获季节。走进淮北市坪西村黄晶梨种植园,满眼翠绿葱茏之间,一个个套有“安全袋”的果实压弯枝头,香飘四溢。附近贫困户和其他农户正帮忙采摘、分捡、装箱,准备运往杭州、宁波等地。
黄晶梨成为贫困群众“致富果”。
2018年,脱贫户闫怀忠与村民张传忠、张传闻从青岛购置了黄晶梨树苗,流转100多亩土地,采取合作经营、分片管理的模式发展黄晶梨特色种植。今年,梨园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达到60万斤以上,收入可突破110万元。如今的坪西村已把种植黄晶梨作为主导产业,让黄晶梨成为村民稳定脱贫的“致富果”,使当地群众走上一条溢满果香的“小康路”。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基础,培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出路。南坪镇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全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产业扶贫遍地开花。
蒋湖村农户在温室大棚查看草莓长势。
路东村、浍北村与宿州市相邻,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习惯。两个村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循环农业、特色农业,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浍北村已发展温室大棚250—300亩,以发展无公害黄瓜为主,产品已注册商标,市场供不应求。路东村扶贫产业园发展大棚200亩,主要种植草莓、香瓜、反季节蔬菜,每亩收益一年在3.5—4万元。“我们根据各村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每一个村都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南坪镇扶贫站站长谢辉说。
路东村发展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疫情、汛情“双考”叠加,对决战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南坪镇委、镇政府克服一切困难,多次召开项目实施推进会和调度会,全力推进项目实施。2020年,全镇实施到户自种自养项目2期,发放奖补资金508.9557万元,惠及1000多户贫困户。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镇里还针对有志向发展种植、养殖而苦于无技术的贫困户,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让大家掌握技术和致富本领,提高生产技能。
贫困户惠要好去年经营一座大棚,收入8万多元,不仅自己脱贫摘帽,还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到棚里干活,并免费技术指导,让贫困户能够自力更生走出贫困。“我在大棚里帮忙,学到技术,自家也种植大棚黄瓜,一年的纯收入有7万余元。”贫困户张丽说。
位于浍北村的淮北易电光伏电站成为优质的扶贫产业。
随着产业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南坪镇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之年,我们会积极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加贫困户及周边群众收入,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谢辉表示。( 王晨 邹杰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