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 今年65岁的牛加田是濉溪县四铺镇张圩村大吴庄的村民,2014年经评议等程序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魏秀莲说,前几年,家中的收入来源只能靠几亩田地,一年到头日子紧紧巴巴,不敢花钱,也从来没剩过多余的钱。
“扶贫路上一个贫困户都不能掉队。”这是张圩村村“两委”成员共同的信念,村干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牛加田夫妇其实是不怕吃苦、勤劳肯干,只是手里缺少资金,不能周转,所以一直未能走上脱贫致富路。
牛加田正在喂羊
2014年,村干部借给牛加田4000元钱买了6只小羊,牛加田非常高兴:“我每天都去给羊割草,小羊长得快,你们借给我的钱,我一定能尽快还上。”果然,不到一年时间,牛加田通过养羊增加了收入,欠村干部的钱也提前还清了。
随着养羊的数量逐渐增多,牛加田家的收入稳定增长。可突然有段时间连续死了2只老羊和8只小羊,这把牛加田急坏了,既心疼又迷茫。村干部走访时,他连忙求助,想尽快找到原因。
在村干部的联系下,牛加田通过咨询镇里的农技人员得知,原来是随着羊的增多,羊圈太小了,不仅空气差,羊与羊之间还互相上演“铁头功”,难免导致伤亡。
“重新盖羊圈,我当时就想,原因找到了,这一点困难难不倒我。”牛加田意志坚定,主动向镇里的农技人员讨方法,向村里的养殖大户学经验,摸清羊圈的规范建造模式后,他自己动手在院子一角建起了“高大上”的新羊圈。“这样的羊圈有空格,把它们隔开就不会打架了,前后都通风,能保持空气流通,整个家里的卫生也干净了。”牛加田自豪地介绍。
看到丈夫为了这个家如此努力,妻子魏秀莲也不甘落后。早在2017年,听说村里设有公益性保洁岗位,她便主动询问村干部自己适不适合这个岗位。听到这话时,村干部非常欣慰,“夫妻俩愿意齐心协力摆脱贫困,真是难得可贵,这一家人的勤劳付出值得全村人学习。”
妻子魏秀莲在打扫村庄路面
魏秀莲在公益性岗位上已经干了三年有余,每天看到经过自己打扫后整洁干净的村庄,还有家中茁壮成长的小羊,魏秀莲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感恩。“党的扶贫政策给了我们夫妻俩奔向小康的信心,你们愿意帮,借钱让我们养羊,还给养殖补贴,我们愿意干,公益性岗位每月又有800元工资,去年我俩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万多元了,我们决不会辜负你们的付出。”在村干部日常走访时,魏秀莲发出肺腑之言。
农村有句老话:“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人穷志不短,像牛加田夫妇俩通过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真正靠勤劳走向脱贫致富路的困难群众是乡村振兴道路上千千万万群众的榜样。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牛加田夫妇携手努力,于2017年顺利脱贫,并且在脱贫道路上越干越有劲儿,日子也越过越幸福。(吴永生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