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测温点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你好,请配合测量体温,前后人员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员聚集。”3月9日一大早,濉溪县医院门诊部各出入口,医院志愿者手拿测温仪,依次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后,我市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各级各部门逐渐将工作重点从疫情防控转移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齐抓共管上来。作为我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的濉溪县医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文件精神,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恢复正常就医秩序,做到疫情防控、医疗服务两手抓、两不误,目前除口腔科、内镜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外,该院各临床科室已恢复正常诊疗工作,名医工作站也已正常开诊,医院不能诊疗的疑难危重病人、复杂手术病人,请院外专家会诊、手术,费用由县政府财政承担。作为三级综合医院,濉溪县医院竭力为全市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发热门诊 关口前移,保障正常诊疗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是首要任务,我院加强了对门诊登记处的管控,分别在南楼、北楼及门诊、急诊4个入口处设置了测温点,安排专人值守。所有患者及陪同人员必须接受测温,确定无发热后方可进入门诊诊区或病房。”县医院院长杨发武介绍说,每个入口通道均用隔离带将进出人员隔开,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与此同时,医院还特别规定就诊人员应带身份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全力保障可疑患者有根可循。
患者有序排队挂号
来到一楼门诊大厅挂号处,导医台医护人员井然有序地引导群众保持距离等候挂号,并特别关注发热患者病史,引导发热患者及家属前往发热门诊或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对医生进行实时在线问诊咨询,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当前,随着全市交通运行的恢复,加上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来院就诊的患者人数较前期有所增长。为此,医院将关口前移,通过人员分流、分时段看病、门诊预约排队、增加服务窗口等方式,不断满足患者需求。发热门诊现在每天的接诊量大约在二三十人,三名医生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发热患者及时问诊就医。此外,留观病房已持续近三周时间没有收纳可疑患者,机器设备均保留并随时待命。
感染性疾病科 健全机制,守土尽责
疫情发生后,县医院积极响应省卫健委动员令,全面落实防控工作,于1月24日,在原先普通发热门诊的基础上,成立了针对新冠肺炎专项诊疗的发热门诊,同时号召全院人员积极投身发热门诊共同抗疫。在此期间,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还主动担负起发热门诊部分工作任务。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其亮表示,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我市两家医院清空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专心收治疑似、确诊患者。在此种情况下,县医院作为三级综合医院肩负起全市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再继续诊疗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科室2名医生、4名护士始终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当得知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消息后,大家激动极了,这代表着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夺取全国范围内的最终胜利志在必得。
目前,感染性疾病科已恢复正常秩序。在住院病区管理方面,全面推行一系列住院患者陪护、探视人员管理措施,让患者就诊和家属陪护都更安心。
呼吸内科 科学评估,严防疏漏
呼吸内科护士站
“目前,呼吸内科每日的工作重点是一手抓防控工作、一手抓日常诊疗服务。”县医院副院长金正瑞介绍。
呼吸内科共10名医生、15名护士,主要收治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癌等疾病患者。由于新冠肺炎发病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等。这些症状和许多细菌性肺炎、其他病毒感染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表现类似,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所以任何到呼吸内科诊疗的患者,都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疫区居住、旅游史,是否有新冠肺炎病人接触史,是否有家庭聚焦性发病情况等,排查是否存在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一旦发现有可疑病例,随时进行核酸检测、采取单间隔离等措施,从而降低新冠肺炎漏诊可能性。
超声医学科医生为患者做检查
不仅仅是呼吸内科,儿科、急诊医学科、全科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也始终处于战备状态。科室医生一旦到门诊坐诊,必须严格执行防控措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手套等,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此外,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科室的每日挂号接诊人数进行大数据分析,就目前来看,部分时段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就诊患者人数较多,超声医学科、CT室、门诊挂号处排队等候人员略多,医院已经加大监控力度,全力做好人员分流。
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
濉溪县医院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怀着必胜的信念分别守护在武汉、淮北两处“战场”,兑现“你在前方战斗,我来守好家园”的承诺。(王陈陈 穆廷法 申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