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濉溪县广大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志愿服务号召,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防控工作,配合辖区村居做好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体温检测等工作,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堤坝,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周静蕾向防疫一线捐款
爱心捐款抗疫情
“李书记,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2月21日,刘桥镇小城村在读大学生周静蕾把1000块钱交给村书记李加峰说。
周静蕾是合肥师范学院18级学生,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在校参加了勤工俭学。“这一千块钱其中400块是平时勤工俭学挣来的,600块是我的压岁钱。作为一名大学生,本来也就想着为家乡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在这次疫情面前,村干部们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的坚守着。他们的精神我很敬佩,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到一线坚守,所以我就尽一些绵薄之力,捐点钱,助力他们更好做好防疫工作。”周静蕾如是说道。在她的带动下,其父亲周文民与堂弟周云松、堂哥周士俊都纷纷解囊,分别捐了600元和215元、600元,助力该村疫情防控工作。
常静参加值守卡点执勤
志愿服务,回报家乡
常静,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得知居住地濉溪镇闸东社区正在组织志愿者抗击疫情的消息后,她主动请缨,挺身而出,联系社区干部志愿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一张办公桌、一簿登记册、一把小圆凳,构成了常静抗击疫情的主要阵地,她连续十几天坚持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参与执勤,以感恩之心回报家乡群众。
常静在日记中写到:现在的我能力有限,在疫情防控中,我所能做的可能微不足道,但我认为感恩不仅只是品质,更是一种动力。是濉溪这块热土哺育了我,是善良的濉溪人民无私帮助了我,资助我上大学,能为家乡人民服务是我的骄傲!
朱振璇(左一)在防疫卡点值守
疫情防控,义不容辞
朱振璇是池州学院体育专业的大二学生,今年十九岁;朱文明是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今年二十一岁。这两个小伙子都来自铁佛镇孟楼村。
疫情当前,朱振璇和朱文明积极响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在值守卡点登记进出车辆,对过往人员耐心劝返,并在村里义务宣传防疫知识。值守中,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疫情防控,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有义务、也有能力守护好自己的家乡!
李争光参加防疫宣传
只要有需要,哪里都是我的战场
“在这次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冲锋在前,守护百姓的安全。”大年初三,看到父亲李明海已经在村里部署各项防疫工作,现为陆军工程大学在校学员的李争光很想到一线去,可是母亲前段时间做了手术还未痊愈,需要人来照顾。他心里很是纠结。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就主动跟李争光说:“不用担心我,放心去吧”。于是他安顿好母亲,便主动申请去防疫一线,义无反顾的加入光明村志愿者队伍,开展出入车辆和人员检查、登记、劝返、宣传等工作,践行一名军人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于欣为社区群众检测体温
00后白衣天使,志愿抗“疫”展风采
家住濉溪镇闸东社区的安医大19级大学生于欣是个00后,当从电视、网络上看到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了解到很多学长学姐奔赴一线,志愿共抗新冠肺炎后,于欣毅然向社区发去了要做志愿者的“请战书”。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跟随社区一线工作志愿者宣传、走访排查、给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她说:“我是一名光荣的医学生,我愿尽绵薄之力,冬日的阴霾终究散尽,春天总会到来!”话语中充满的是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铮铮誓言和坚定的信念。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全县还有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以不同的形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李飞飞)